今年以来,长兴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借力开展“三服务”,多领域访民情、多层面解难题、多方位优服务,主动当好“店小二”,全力助造最优营商环境。到目前为止,已走访22个社区街道、16个乡镇、5个其他部门和27家企业,共收集意见建议30余条,问题6个,目前已解决4个,还有2个正在解决。企业走访率达到98%,群众满意率达到100%。
多领域访民情解民忧,让群众感到城管“很亲”
一是开展班子成员“三服务”联系社区行动。建立班子成员联系社区责任制,要求每位局领导联系3-4个社区,每月走访社区不少于2次,落实“三个走遍”等要求,密切干群关系,推进“城管进社区”活动。重点沟通解决社区存在的市容市貌难点问题,指导停车问题,进一步完善“城管服务箱”“阳光调解室”“便民服务卡”、犬类管理等服务举措,对反映强烈的社区内部不文明行为加强宣传引导,努力做到社区内“执法见身影、服务有声音”。同时建立服务承诺制、联络员负责制、团队问责制,面向社会公开服务承诺,在各个(乡镇)街道中队设置意见箱、公布投诉电话、接受群众监督。
二是开展辖区大走访活动。开展辖区大走访活动,创新推行“行走长兴”工作法,直面市容管理难题,聚焦背街小巷、农贸市场、建筑工地、辖区企业,对走访过程中收集到的问题,根据难易程度进行分类处置,按照“现场解决”“中队研究解决”“需局级及以上层面协调解决”三类建立工作清单,按照“小微问题现场直办、重要问题会商交办、复杂问题上报转办、各类问题跟踪督办”四办方式,真正实现走有深度、访有温度、服务有精确度。
三是开展综合执法法律“六进”及文明志愿者活动。深入机关、乡村、社区、学校、企业、单位等基层一线,开展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城市环境相关知识及《湖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宣传,要求每月开展“六进”活动不少于2次,全年活动要求机关、乡村、社区、学校、企业、单位均有涉及。同时要求本局法律法规、相关业务学习每季度不少于1次。组建“文明养犬”志愿服务队。服务队服务内容包括:全方位宣传文明养犬的相关规定,协助开展犬只的排查、免疫、登记和发牌,携手流浪犬(无主犬)的抓捕、收容等。同时继续招募社会志愿者,扩大志愿者队伍,创新志愿服务活动形式,通过尽可能多地组织“文明养犬”宣传活动,加强犬类管理志愿服务与日常巡查管理工作相结合,利用长兴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网站平台上线点单等方式,每周开展不少于1次流浪犬(无主犬)集中整治,每季度不少于1次开展入小区、进学校宣传等活动。
多层面出实招解难题,让企业感到城管“很近 ”
一是落实“三个全面”问题协调解决要求。按照保障“企业需求全面知悉、企业问题全面清理、企业难题全面到位”原则,对巨匠建设集团、通州建总集团、长燃液化气公司等27家单位进行现场座谈,让企业主动提出要素保障需求,共同制定企业问题清单、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共征求建议和意见10余条(现场解决问题5条,本单位研究解决问题2条,跨部门解决问题4条)。同时,加强常态化管理,定期查看各工地整改内容推进情况,对于新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及时落实责任清单。
二是首创“60分钟内占道作业报备服务”。为贯彻县委“奋战三个月,提前半年红”的号召,更好地解决施工企业反映的临时占道手续办理两头跑问题,4月开始,长兴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在全市内首家创新推出“60分钟内占道作业微信报备业务”,辖区队员在收到报备申请后及时赶赴占道作业现场,开展现场施工指导,目前共收到临时占道作业报备单10余次,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腿,为企业节省了时间成本,助力项目的落地推进。
三是实行“24小时线上服务不打烊”。一线执法队员主动上门向辖区内施工单位发放《中心城区“三服务”告知卡》,要求每家在建工地明确一名联络员并微信扫码进入“中心城区三服务工作群”,微信群群员包括执法队员、交警片区负责人与在建工地联络员,同时24小时提供预约审批、在线咨询等内容,切实为群众提供更贴心、更人性化的服务。截至目前,共以街道为单位划分建立了3个微信工作群,上门发放《告知卡》200余份。
多方位优服务提效率,让基层感到城管“很快”
一是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实现审批效率提高50%。建立由窗口、后台及业务中队组成的微信工作群,保持动态联络。审批前,业务中队网格队员向有审批需要的商户或企业发放行政许可办事指南;审批时,网格队员已通过前期的巡查提前介入现场踏勘并反馈至审批窗口,实现快速审核、审批、发放证照,变承诺件为即办件。同时,全面推行手机APP移动办的业务流程,实施“无差别”全科受理,“掌上键对键,智慧移动办”使平均每件行政审批办结时间缩短为1.5个工作日,效率提高约50%。
二是规范“一工地一档案”,实现申请办理时间缩至1个工作日。通过对中心城区33个在建工地文件的登记造册、扫描入档,规范了工地档案,任何文件可在电子档案中随时调取,全面实现了企业、执法部门与服务窗口的数据共享,减少了“多方跑腿”,办事企业由原来需要提供多份材料变为只需填写一张申请表,申请办理时间也直接缩短至1个工作日,有效解决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同时依赖在建工地不断更新的电子档案和工地出入口的“天眼”监控,县执法局初步实现了中心城区在建工地精细化全过程监管。
三是推进“污水零直排”,实现登记对象管网监测全覆盖。融合三服务与零直排创建工作,对餐饮、医疗、在建工地、洗车洗浴、农贸市场等三产涉水行业实施分类指导,推行“三合一”工作法,即一次上门,同时开展调查排摸、组织管网检测、宣传告知等三大块工,避开营业高峰错时上门。目前共计出动120余人次,排摸登记127家,已全部完成管网检测,发放各类宣传资料800余份。(长兴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供稿 编辑 朱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