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圈子 > 专栏新闻

西藏完成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工作

发布时间:2019-04-15 10:05 来源:

核心摘要:4月12日,从西藏自治区民族艺术研究所获悉,西藏地方戏曲剧种的普查报告正式完成。报告重新划分了西藏地方戏曲剧种的类型,将其分为夏尔巴玛尼戏、巴贡戏、昌都藏戏、门巴戏、蓝面具藏戏、白面具藏戏六大种类,为西藏地方戏曲剧种的界定提供了科学依据。西藏于2016年开展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工作,内容涵盖剧种名称、声腔、艺术

4月12日,从西藏自治区民族艺术研究所获悉,西藏地方戏曲剧种的普查报告正式完成。报告重新划分了西藏地方戏曲剧种的类型,将其分为夏尔巴玛尼戏、巴贡戏、昌都藏戏、门巴戏、蓝面具藏戏、白面具藏戏六大种类,为西藏地方戏曲剧种的界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TIM截图20190415100908



 
西藏于2016年开展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工作,内容涵盖剧种名称、声腔、艺术渊源、形成时间、流行区域、剧目、音乐、表演艺术、舞台美术等。
 
本次普查报告的最大亮点是将巴贡戏、夏尔巴玛尼戏列为独立剧种。西藏自治区民族艺术研究所所长努木介绍,在普查资料基础上,工作人员参照《中国戏曲志·西藏卷》和非遗普查名录建设等数据,并结合专家建议,将两部戏列为独立剧种,它们对西藏戏剧发展史研究有很好的史料补充价值。
 
在浙江乌镇西栅景区的安渡坊码头广场上,西藏迥巴藏戏队表演藏戏《顿月顿珠》(2018年10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汝锋 摄
 
流传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定结县陈塘镇的夏尔巴玛尼戏,每年只演一部戏,剧目主要是传统八大藏戏中的《朗萨雯蚌》《智美更登》《诺桑法王》,从音乐唱腔、服饰道具、表演程式和表演习俗来看,它保留了更多藏戏的早期特点;有“西藏戏剧之祖”称谓的巴贡戏,源于公元12世纪,它不仅有完整的戏剧结构和表演形式,还有独特的唱腔、面具、服饰和古朴的舞蹈动作,对研究西藏文化艺术发展史、民风民俗有着重要价值。
 
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保护下,西藏各地的戏剧艺术得到有效保护,包括藏戏在内的诸多民间文化发展势头比较乐观。截至目前,蓝面具藏戏有138支民间演出队、白面具藏戏有3支民间演出队、昌都藏戏有1支民间演出队、巴贡戏有1支民间演出队、门巴戏有1支民间演出队、夏尔巴玛尼戏有1支民间演出队。(李键)
0

本文作者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