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设网讯(通讯员 郑传海)主业雷同,僧多粥少,恶性竞争,这就是持续了几十年的建筑市场现状。
几十年来,如何摆脱建筑市场这种现状,一直是建筑行业企业苦苦寻思的难题。对于法人企业而言,如何按照母子公司和项目经理部的梯次结构,合理设计和分担参与市场竞争的重任?在参与竞争中如何有所作为?则是必须面对首要问题。
然而,重任和作为这个“门槛”又难住了企业和项目部,企业除了觉得肩上的负担太重,转向受到多种因素的困扰,同时还担心为项目部打开那扇参与市场竞争的窗户后,项目部不好管,也不服管了,项目部则埋怨企业把自己的手脚捆得太紧了,限制了自身优势的发挥。
从一些企业项目部在主业之外,拓展新市场领域情况看,无论是中铁十一局贵南高铁广西段6标把研发的成果市场化,还是中铁电气化局拓展的地铁和铁路维管市场,以及中铁武汉电气化局输变电公司和中铁建南方公司围绕城市智能化管理,开拓城市智能化建设和维管业务,非旦没有出现“放飞”之后不服管、不好管,相反,由他们拓展的市场领域,成了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新动能,市场经营的新业态,优化市场结构的新选择,品质化经营的新方向,释放员工潜能的新抓手,企业资金池里的新源泉,当地(区域和行业)发展的新寄托。
围绕母子公司根据主业定位来拓展上下游产业链;围绕项目工程建设需要而研发的机具装备,以及新工艺、新材料做文章;围绕中央进一步优化管放服环境,鼓励子(分)公司和项目部发挥好国有大型建筑企业的品质优势,做优、做实、做活、做足从单纯的经营项目工程向围绕政府监管、城市发展和人的生活需求转变,从集团和公司等法人企业经营平台向构筑多元梯级经营平台转变,从传统的经营模式向产业结构调整、市场领域调整和经营科技创新品牌转变,从单一专业优势向全产业链调整转变,从“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向专注区域、根植区域和融入区域发展转变。抓住市场,乘势而出,演绎项目部“借势产业”的新业态。
发挥优势,关键是铺筑“围绕”的坦途。铺坦途就是要放手经营、鼓励经营、指导经营。上级法人公司要按照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市场竞争规律,母子公司(项目部)在市场竞争中做大做优做强做久的生存规律,在母子公司、区域指挥部和项目经理部之间,合理设计经营区域,合理设计经营范围,合理设计职责、风险和利益承载的边界,合理放权于子(分)公司和项目部,以负面清单形式,把上级法人企业抓不住,难推动,管不好,管不了的事情,交给子(分)公司和项目部自主管理和放手经营。
发挥优势,主要是按照规律护“围绕”。要确保“围绕”方针在企业的落实,必须通过培育前置服务生态,规避经营风险。上级法人公司要转变管理观念,以靠前服务,零时差服务,无责难服务,及时有效地帮助子(分)公司和项目部解决经营管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题和风险,把担责任,勤关问,多指导,解难题,拉一把,送一程,让点利等优质服务形态,物化到管理之中,通过服务见管理,通过管理见成效,通过成效见品质,通过品质经营,提升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良性循环,稳妥取胜的真功夫。
发挥优势,关键是要在原有“项目”的基础上有所突破。要突破原有项目的局限,就是围绕项目工程组织好施工的常规,跳出“项目”去“立”项目,围绕项目部自身的优势,用好用活项目部与建设单位、项目所在地政府和项目沿线同行广泛接触的天时、地利、人和和依托项目建设研制的装备、材料和开发技术等独特的资源禀赋,抓住市场契机,用好各级管放服的政策红利和上级法人公司鼓励项目部专注于区域、根植于区域经营,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安排,挖掘自身的潜力,乘势而上,适时发展新的项目,在原有的项目工程建设基础上,闯出一片新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