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智慧城市

长江治理进入数字化时代

发布时间:2023-07-06 15:09 来源:新华社

核心摘要:空天地一体化监测、亚米级航道导航、数字孪生项目加快建设,轻点手机就有清污船到码头收垃圾,这是记者近日沿长江行进式采访看到的一些场景。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马建华说,信息技术正加速赋能长江治理,长江治理进入数字化时代。

空天地一体化监测、亚米级航道导航、数字孪生项目加快建设,轻点手机就有清污船到码头收垃圾,这是记者近日沿长江行进式采访看到的一些场景。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马建华说,信息技术正加速赋能长江治理,长江治理进入数字化时代。
 
“长江治理信息化建设持续提速,目前长江已成为世界上数字化程度较高的河流之一。”马建华说,日益完善的信息化和数字化治理体系,成为长江大保护和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和保障。
 
走进长江水旱灾害防御的“神经中枢”——长江委水文局长江水文情报预报中心,巨大的屏幕上不停闪烁着长江流域的各个点位水位、流速等实时信息。工作人员时而紧盯屏幕,时而三五人一组,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研判。
 
长江委副总工程师陈桂亚介绍,人工报汛已成为历史,现在长江流域建有水雨监测预报站点约3万个,全自动化实时监测,基本实现水监控的空天地一体化。
 
6月1日起,长江干线北斗卫星地基增强系统工程正式投入运行并对外服务。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副局长李江说,这个系统规模大、覆盖范围广、服务性能高,可将长江干线船舶导航精度提升至亚米级。
 
长江航运曾饱受地形和天气制约,长江数字航道全面应用后,电子航道图覆盖干支流近5000公里航道,昼夜通航让“黄金水道”成色更足。
 
数字技术赋能,推动长江从“治水”向“智水”升级。4月28日,我国首个数字孪生流域建设重大项目——长江流域全覆盖水监控系统建设项目正式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夯实长江流域治理的算据、算法、算力基础,提升流域治理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几乎同时,长江航务管理局推出集政务、通航、运输等服务于一体的“长江e+”平台,实现水上政务服务“一站通办”。如今,船员只需掏出手机,轻轻一点,就可以实时了解水文、气象、通航等信息,办理污染物接收、岸电服务等基础性业务。
 
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委长江设计集团首席科学家钮新强说,长江治理的数字化时代已经来临。但也要看到长江流域广阔,区域间发展不平衡,长江治理的数字化水平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