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智慧城市

智能建造与智慧交通专业——智能+,交通强国“跑”出加速度

发布时间:2022-11-30 10:23 来源:《光明日报》

核心摘要:智能建造与智慧交通专业智能+,交通强国跑出加速度讲述人:山东大学齐鲁交通学院副院长葛智大家常说,要想富,先修路。近年来,


智能建造与智慧交通专业——智能+,交通强国“跑”出加速度
讲述人:山东大学齐鲁交通学院副院长葛智

大家常说,要想富,先修路。近年来,随着交通强国、“一带一路”建设以及“新基建”的加速推进,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进入了新的黄金期。最让我和同行有荣誉感的,莫过于看到自己的研究成果被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去。

提起交通土木从业者,很多人的印象也许还停留在“顶着大太阳,肩挑背扛赶施工”的画面上。其实,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通信等新技术运用,城市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及运维已经迈进了“智能化建造、智慧化服务”的新时代,许多以前需要人工操作的工序,完全可以被机器替代。

举个例子,川藏铁路康定2号隧道施工中,用到了我们学院研发的“地质编录与围岩分级机器人”。以前单靠人工测量隧道,不仅费时,准确度还不高。现在,我们可以遥控机器人进入隧道,通过激光扫描直接生成精确的三维模型。机器人还可以同时对隧道前方的岩石面进行扫描,识别裂隙,对岩体分级,为后续调整挖掘方案提供依据。同样的工作量,使用机器人可以节约3个人工,减少140分钟作业时间,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今天,只懂施工的传统土木人才已经满足不了行业发展需要了。为此,我校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提出布局建设以齐鲁交通学院为牵头单位的“智能建造与智慧工程”学科群,并成功获批“智能建造与智慧交通”新工科专业。虽然是第一年招生,但学生报考十分踊跃,最终录取了93名同学。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我们充分考虑了学科交叉特性。从教师队伍来说,除了传统的土木交通专业教师,近几年我们还招聘了不少软件、机械、材料等专业的博士。在课程体系方面,我们打造了以土木类知识为基础,融合数学、计算机、控制、软件、机械等专业知识的多学科交叉课程体系,同时还提供工程软件、工程建造、交通工程、智能运维与管理等选修课模块,充分满足同学们个性化学习的需要。

我们相信,只要大家真心热爱土木交通行业,在实践中潜心钻研,一定能推动交通强国建设“跑”出加速度。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