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智慧城市

我国盾构隧道智能建造技术迈向新高度

发布时间:2022-11-29 09:26 来源:科技日报

核心摘要:以上海机场联络线工程为代表的大直径盾构隧道,形成盾构隧道智能建造体系架构,将我国隧道建造技术推向了新高度。

“以上海机场联络线工程为代表的大直径盾构隧道,形成盾构隧道智能建造体系架构,将我国隧道建造技术推向了新高度。”中国工程院何华武院士说道。11月26日,在中国中铁盾构隧道智能化建造现场会上,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华武、丁烈云、朱合华,国际隧道协会前主席严金秀等在内的数十位院士专家表示,上海机场联络线工程11标成功应用的智能掘进和内部结构智能化全预制拼装技术与成套装备,首次实现了盾构掘进由“人工为主、智能为辅”到“智能为主、人工为辅”的产业升级,标志着我国盾构隧道智能建造技术发展已迈向新高度。

上海机场联络线工程全长68.6千米,从虹桥枢纽站出发,经过浦东机场,终到上海东站,设计时速160公里,是国内首条与国铁网络互通互联的市域铁路示范工程。中铁隧道局承建的11标项目全长4721米,采用直径14.04米的大直径盾构,实现了在长距离高承压水粉砂层的盾构机自主掘进和智慧管理。截至2022年11月上旬,工程已顺利突破3000米,同时创造了单日掘进32米的大直径盾构施工全国纪录,平均月进度达到了新水平。

依托中铁隧道局研发的盾构隧道智能掘进和内部结构智能化全预制拼装技术与成套装备,上海机场联络线工程在智能掘进模式下,现场仅需要有人值守,无需操作,即可实现盾构机的正常掘进。新研制的智能设备,实现了大尺度33.6吨预制混凝土件的毫米级高精度拼装,提高施工效率16%以上。中国中铁副总裁、总工程师孔遁介绍,智能化建造是目前我国隧道技术的发展方向,中国中铁正聚力打造集设计、施工、科研、制造“四位一体”的隧道建造全链条智能化样本,通过上海机场联络线等工程实践,为我国隧道智能建造技术发展积累经验、贡献力量。中国中铁数字施工与智能建造核心产业正在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

国际隧协前主席严金秀表示,我国是世界上隧道数量最多、建设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隧道大国。近年来,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信息化、智能化发展与隧道建造技术深度融合,特别是以上海机场联络线为代表的多个工程攻克了盾构隧道智能建造领域多项国际难题,有力推动了我国隧道建造技术持续引领全球。

此次现场观摩会汇聚了何华武、丁烈云、朱合华三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隧协前主席严金秀,中国中铁副总裁、总工程师孔遁,中铁隧道局总工程师洪开荣等近百名行业专家,各方围绕盾构隧道智能建造技术的发展突破、未来展望等多个课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会上,中国工程院何华武、丁烈云、朱合华三位院士及中铁隧道局总工程师洪开荣分别作了题为《我国交通运输发展成就及典型热点问题思考》《智能建造关键技术分析》《地下基础设施的数字化赋能与治理》和《盾构隧道智能建造技术的突破与展望》的主题报告。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