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2024年,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指示精神,释放出一系列稳定房地产市场的强烈信号。
中华建设网讯(记者 杜佳晨)住房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当前的房地产市场走势备受各方关注。
2024年,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指示精神,释放出一系列稳定房地产市场的强烈信号。在各方努力下,市场预期和发展信心提振效果如何?市场出现了哪些变化?
从政策到市场 稳中求进的新格局
9月26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要回应群众关切,调整住房限购政策,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抓紧完善土地、财税、金融等政策,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面对复杂严峻形势,中央政治局会议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出台了一揽子政策措施,包括稳市场预期、稳市场需求、稳市场主体,以及持续打好保交房攻坚战,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这些措施有效地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的止跌回稳。
具体来看,1至10月,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5.8%,降幅比1至9月收窄1.3个百分点;新建商品房销售额同比下降20.9%,降幅比1至9月收窄1.8个百分点。
10月和11月全国新建商品房交易网签面积连续两个月同比、环比双增长,这表明市场开始出现积极变化。
“好房子”的理念引领行业转型
房地产发展,民生是最终落脚点。
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提升居民居住品质和幸福感是未来房地产发展的方向。通过科技赋能、创新引领,无论是新房子还是老房子,都要变成好房子。
过去,房地产开发往往侧重于速度和规模,而忽略了质量和内涵。现在,政府鼓励开发商注重房屋的设计、材料选择、技术创新和服务水平,致力于打造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
我国房地产市场已走过20多年高速扩张阶段,过去的发展模式已不适应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是大势所趋。
打造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成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房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城中村改造: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
除了商品房市场外,城中村改造也是近年来中国政府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2024年中国将城中村改造扩围至300多个城市,实施了1790个改造项目,共建设筹集安置住房161.7万套,改造城市危旧房7.4万套(间)。
新建一批批现代化住宅小区,并配套完善了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设施,打造出一个宜居宜业的新社区。这种改造方式不仅仅局限于物质层面的变化,还促进了社会结构的优化,增强了社区凝聚力,形成了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
展望2025年,中国房地产工作将继续围绕释放住房需求、改善住房供给、推动房地产转型发展这三个方面展开。新增100万套基础上继续扩大城中村改造规模并推进货币化安置等具体部署,体现了政府对未来发展的清晰规划和坚定决心。可以预见,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中国房地产市场将会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更多人的住房梦想将在这里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