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要闻

环境部:减排空间收窄,大气治理进入深水区

发布时间:2019-06-06 11:33 来源:科技日报

核心摘要:2018年,我国GDP相比2013年增长39%,能源消费量和民用汽车保有量分别增长11%和83%,而首批实施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74个城市,PM2.5、二氧化硫平均浓度下降42%、68%。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聚焦“空气污染”,中国主题是“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在浙江杭州举行的2019年世界环境日全球主场活动上,生态环境部发布的《中国空气质量改善报告(2013—2018年)》(简称《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GDP相比2013年增长39%,能源消费量和民用汽车保有量分别增长11%和83%,而首批实施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74个城市,PM2.5、二氧化硫平均浓度下降42%、68%。
 
《报告》显示,从2013—2018年,在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改善,重点区域明显好转。2018年,我国PM10平均浓度为71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27%;北京PM2.5浓度从2013年的89.5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18年的51微克/立方米,降幅43%,《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确定的各项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全面实现。
 
尽管取得阶段性进展,《报告》显示,我国尚有6成以上城市的PM2.5年均浓度仍未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要求,即35微克/立方米,与世界卫生组织10微克/立方米的准则值有较大差距。北方地区秋冬季重污染天气仍旧多发频发,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已进入深水区。
 
“随着区域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大气污染物减排空间也进一步收窄,治理难度越来越大。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以公路货运为主的运输结构尚未根本转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海生说。
 
能源基金会环境项目主任刘欣说,臭氧超标城市比例快速增加,大城市二氧化氮尚未达标,城市空气质量综合日达标率相对较低。想享受“清洁空气”,还需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上继续加码。
 
刘欣建议,针对现阶段空气污染问题,应以PM2.5和臭氧为重点,加快实施多污染物协同控制的空气质量达标规划;完善挥发性有机物活动组分排放清单,严控交通、炼油石化和家具、印刷等溶剂使用行业排放;加速部署零排放清洁交通客货运体系等。
 
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说,大气污染问题并非中国独有的,世界上很多国家也经历过或正面临大气污染的困扰。在最近6年的大气污染治理实践中,探索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尽责、公众参与”的中国模式,对其他同样面临严重空气污染的国家和城市而言,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