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要闻

“外交豁免权”是违法者的挡箭牌吗?

发布时间:2024-06-21 15:24 来源:

核心摘要:近日,一段关于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秘书长余女士在小轿车里拿着手机面对他人嚣张跋扈的视频在网络上迅速发酵,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视频中,已经涉嫌违法的余女士不仅不认错,还公然以“外交豁免权”为挡箭牌,对劝阻她的路人辱骂“滚蛋”,甚至吓唬批评她的人说要“报警”,其所作所为令人震惊。


 “外交豁免权”是违法者的挡箭牌吗?
吴昂 王秋和
 
近日,一段关于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秘书长余女士在小轿车里拿着手机面对他人嚣张跋扈的视频在网络上迅速发酵,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视频中,已经涉嫌违法的余女士不仅不认错,还公然以“外交豁免权”为挡箭牌,对劝阻她的路人辱骂“滚蛋”,甚至吓唬批评她的人说要“报警”,其所作所为令人震惊。
 
 
就在舆论持续发酵之际,北京警方对此事作出了及时回应。经过调查取证,警方认定余女士的行为已构成违法,并对其进行了罚款处理。同时,余某夫妇因违规养狗的违法行为也受到了相应处理。这一处理结果让网友们看到了法律的公正和权威,也让余女士付出了一定代价。
 
其实这个“外交豁免权”的说法本身并不是杀人放火的恶性事件般惊世骇俗,但已经犯法的余女士拿“外交豁免权”当成挡箭牌,还以高人一等的嚣张气焰企图逃脱法律的制裁,给人们的感受却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余女士身为国家某领域机构的一位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公职人员,其行为违反了一个普通公民应该遵守的交通法规和社会秩序,更是严重违背了一名公职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她在公共场合的嚣张气焰和无视法律法规的无耻行为,让人们对她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准产生了严重质疑,也给她所从业的机构声誉带来了负面影响。
 
我们看到过一些在街边摆摊卖菜或鸡蛋以维持生计的社会底层人们,往往被执法者穷追猛打,不得不择路而逃,以求自保。而面对已经违法,却坐在小轿车里依然扬眉吐气、无法无天,反而以“外交豁免权”进行回怼的余女士,该如何依法办案呢?如果仅仅是以她认错道歉、被罚款、对其批评教育一番,显然过于草率,或显得太不公平了也难以刹住这种歪风邪气蔓延。
 
严格说,“外交豁免权”在现实生活中是存在的,是有严格界定的。但此时此刻并不享有“外交豁免权”的余女士试图以此“权”来逃避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就是错上加错了。她虚张声势的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个人形象,更是对国家公职人员形象的一种玷污。因此,绝不能姑息迁就,否则很难获得广大群众的认可。也与法律的严肃性背道而驰。
 
我听到很多关注此事的网友们所言,人们对余女士在道歉视频中所说的话并不买账。他们认为,余女生的道歉只是迫于舆论压力、企图尽快息事宁人的表现,只是一时的无奈之举,并不是真正的向网友们真诚道歉,悔过自新。余女士在小轿车里的嚣张表现与和她的道歉表演判若两人。许多网友纷纷留言表示,希望有关部门能够严肃处理此事,给公众一个交代。
 
回顾这起事件的过程,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考:作为一名国家公职人员,余女士为何会犯下如此导致严重后果的低级错误?她的嚣张行为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习惯性我行我素心理?这起事件不仅是对余女士个人的一次警钟,更是对所有公职人员的一次警示。
 
我想起陈毅元帅写过一首诗中的一句话:“手莫伸,伸手必被捉。”我稍微改动一下,便是:“莫嚣张,嚣张必遭殃!”现在,关于这起“外交豁免权”事件还有几点疑问,希望有关部门能够查清楚。
 
其一,余女士为什么开这种车,她不是我国外交人员怎么开这种车?这辆车是公车还是私家车?如果是私家车怎么上了带“使”的牌照?如果是公车,她这次出车是办公事还是办私事?都应该认真查一查。
 
其二,余女士违法停车的特权思维。她在北京朝阳区广信街与广泰东路十字路口停车,导致后方车辆无法通行。路人上前劝阻却被余女士辱骂,并指责别人不懂“外交豁免权”, 试图逃避法律制裁。这一行为不仅违反了交通管理规定,更暴露出了余女士内心深处的特权思维。这种特权思维不仅严重损害了公众利益,也违背了公平正义的原则。
 
其三、余女士违规养犬暴露相关问题。其因违规养犬被公安机关处理,这一问题的曝光让余女士形象雪上加霜,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的余女士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然而,她却因个人喜好而违规饲养犬只,这种行为无疑是对社会的不负责任。其应该加强自我约束和遵纪守法能力。
 
其四、余女士迫不得已的道歉作用不大。随着最初违法停车事件的逐步发酵,余女士在6月19日发布了一段道歉视频。她在视频中表示:“向大家深刻检讨,接受相关部门的处理,深刻吸取教训。”然而,这份道歉并未能起到理想的效果。许多网友认为,这种道歉缺乏真诚,只是迫于舆论压力下的无奈之举,或权宜之计。她还需要积极采取行动弥补自己过失。
 
其五,余女士如果真是具有“外交豁免权”的人,也不应该这么嚣张。因为特权不是让人嚣张的靠山,理直气壮的根据应该是尊重法律和规矩的行动。余某这次的嚣张做法,不仅让自己丢了脸,还让她的“特权”跌得粉碎。在这些碎片中,人们看到余女士以往违规驾驶的视频,看来她此次并非初犯,网友们迅速扒出了她以往的劣迹,显示出这种违章行为并非偶然。在法律面前没有特权,无视社会规则和公共道德必将付出惨痛代价。
 
余女士这次违法停车事件中的言行举止,可谓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她以所谓的“外交豁免权”为自己鸣锣开道,却不知道“使”字车牌并非万能的挡箭牌。我们现在是法治社会,一个人无论身份、地位如何,法律面前,每个人都应该是平等的。即使余女士真的享有“外交豁免权”,这个“权”也不是挡箭牌,她违法后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而不能置身法外。
 
余女士违法停车事件告诉人们,越是有身份、有社会地位的人,越要谦虚谨慎,低调行事,应该成为遵纪守法、维护法律严肃性的模范。而不要把身份和地位当成嚣张跋扈、为所欲为的本钱。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