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要闻

从厦门“过街立矩”看法治如何为城市治理护航

发布时间:2023-08-02 16:47 来源:新华社

核心摘要:自8月1日起,《厦门经济特区斑马线交通安全管理规定》正式施行,该规定第四条第三款明确,行人通过斑马线,应当在斑马线内尽快通过,不得坐卧、停留、嬉闹、浏览电子设备或者从事其他影响交通安全的活动。

“下次通过斑马线不能再低头看手机了,这次是警告,下次就要处罚您了。”8月1日上午,在位于福建厦门的莲岳路与松柏路交叉口的斑马线前,民警黄坤锋正在教育一位过斑马线时低头玩手机的市民。
 
自8月1日起,《厦门经济特区斑马线交通安全管理规定》正式施行,该规定第四条第三款明确,行人通过斑马线,应当在斑马线内尽快通过,不得坐卧、停留、嬉闹、浏览电子设备或者从事其他影响交通安全的活动。
 
黄坤锋告诉记者,截至当日9时30分,他已经劝导了15名违法行为人,“行人在通过斑马线时,低头看手机不仅危害自身安全,还会影响机动车通行效率,现在规定出台,我们对斑马线上不文明行为监督也有了手段。”
 
斑马线是交通“生命线”,更是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体现。连续六届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厦门在斑马线上交出的答卷也引人关注——厦门公交车礼让率超过99%,出租车和私家车礼让率达到90%以上。
 
但城市文明绝不只是斑马线前的礼让数据,而是要让各方交通参与者都能从中实际获益。“斑马线设置的核心问题是明确行人、非机动车和机动车等各方交通参与者的路权分配,绝不能让斑马线成为交通事故的高发区。”作为提出“斑马线交通安全立法议案”的领衔代表,苏国强与另外九名人大代表草拟了规定文本,并提出了法规议案。很快,议案经审议研究进入厦门市人大常委会的立法程序并获得审议通过。
 
除厦门外,不少地方都在运用法治手段来提升城市文明水平。例如,浙江杭州于2016年施行《杭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明确对“行车抛物”“公共场所吸烟”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劝阻与处罚;辽宁大连于2014年施行《大连市志愿服务条例》,就“志愿活动”“志愿者权益与义务”等方面作出专门规定。
 
以法治手段提升城市文明水平,将是未来精细化城市治理的发展方向。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黄璜教授提出,各地通过地方性法规来提升城市文明发展水平,切忌仅围绕文明创建“指标”,不应让城市文明教条化,甚至流于形式,这就要求各级政府与立法机构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以良法促善治。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