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要闻

迎建党100周年丨全面告别“拎马桶”,上海旧改跑出“加速度”

发布时间:2021-06-01 07:28 来源:

核心摘要:近年来,上海市千方百计提速旧区和老旧住房改造,完善旧改推进机制,广大居民由此受益。上海,即将全面告别“拎马桶”时代。

 
近年来,上海市千方百计提速旧区和老旧住房改造,完善旧改推进机制,广大居民由此受益。上海,即将全面告别“拎马桶”时代。
 
 
谋幸福:解决最“急难愁盼”问题
 
据上海市住建委数据,2017年上海中心城区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约40万平方米,2018年约完成45万平方米,2019年实际完成约55万平方米,2020年计划完成55万平方米,实际完成75.3万平方米……近年来,上海每年为3万余户老城厢居民解决最“急难愁盼”的居住问题。
 
家住虹口区的经豈凡老人年逾7旬,在北外滩的石库门居住了整整45年。“房子早已破旧不堪,楼梯又窄又陡。我住楼上,煤卫全在底层。年纪越来越大,腿脚又不便,每天上上下下十分不便。现在,旧改的阳光终于照到我们这里,这是期盼已久的大喜事。”老人说。
 
“旧改是虹口最大的民生,同时又是最大的发展。”上海市虹口区委负责人表示,“加速旧改有助于改变上海老城厢居民‘蜗居’的现实,让他们的居住安全和尊严得到充分维护。”
 
“上海仍有不少居民生活在狭小逼仄的空间里。我们必须尽最大努力多做一点、做好一点,能快则快、能多则多,尽最大可能解决好老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上海市住建委有关负责人表示,2021年上海市计划安排旧区改造计划70万平方米、受益居民3.4万户。
 
留文脉:从“拆改留”到“留改拆”
 
着眼于城市长远发展,上海着手留住城市文脉,将城市风貌、优秀历史建筑等的保护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旧改模式随之改变。
 
上海市房管局局长王桢介绍,上海旧区和旧住房改造经过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以“大动迁”和“大拆迁”为主,新一轮则从“拆改留并举、以拆为主”转到“留改拆并举、以保留保护为主”。
 
他表示,针对规划保留的各类里弄房屋,上海将重点完善其厨卫设施,逐步消灭“拎马桶”现象,“有些要留的房子,通过对其厨房卫生设施的改造,让居民可以独用。”
 
2019年,上海针对非旧改地块,启动实施了1.1万户“拎马桶”改造。2020年,上海完成了约1万户非旧改地块、无卫生设施的旧住房综合改造任务。
 
“家里能有独立的马桶和洗手盆是我们几十年的‘梦想’,现在终于实现了。”回迁至改造后的春阳里风貌保护街坊后,陈敏新夫妇很是感慨。虹口区春阳里建于1921年至1936年,是典型的上海老式石库门里弄住宅,居民一直过着厨房合用、马桶相伴的生活。
 
“争取在‘十四五’开局把拎马桶问题彻底解决。”王桢表示,上海的马桶改造将在2022年之前基本完成改造。
 
破难题:探索旧改新模式
 
上海市有关部门不断通过制度改革创新,完善旧改推进机制,做到市、区、街镇职责分工明确,健全了改造项目管理制度、实施流程和群众工作措施。
 
如今,剩余的旧改地块及老旧住房基本上都是“骨头中的骨头”,推进难度大。上海市虹口区旧改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杨叶盛表示,“每个高比例生效的旧改地块都来之不易,其背后均需要基层党组织做大量艰苦工作。每当居民紧紧握住我们的手表达感谢的时候,觉得再苦再累也值得。”
 
上海市住建委有关负责人介绍,现在上海旧改实行两轮征询,第一轮是愿不愿意改,第二轮是居民是否同意改造方案。“以前征询过90%不容易,现在超过95%十分普遍,高通过率的背后不仅是政策聚焦、资源叠加,更重要的是党建引领,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获得了群众的认可。”
 
“上海根据实际情况,对相关的旧改实施主体不断给予新的支持政策。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精准地解决和推进了旧改过程中面临的新难题。”上海地产集团董事长冯经明说,上海市各级部门在旧改政策供给和制度供给上做了很多创新探索。
 
比如,上海创新探索了“市区联手,政企合作”旧改新模式,通过上海地产集团承担和发挥城市更新平台功能,由其与相关区属国企组建项目公司,通过土地预出让等一连串创新方式获得授信,以缓解资金压力。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治理研究院教授陈杰认为,上海旧改实行两轮征询的做法,充分体现“党建引领、社区主导、各方支持”的特点。  (来源:新华社)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