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要闻

山西:6月1日起垃圾分类管理将有据可依

发布时间:2020-04-26 08:17 来源:山西晚报

核心摘要:取消城市主要街道、住宅小区等分散设置的垃圾桶(厢);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收集、不落地管理;逐步建立集垃圾焚烧、厨余垃圾资源化

 取消城市主要街道、住宅小区等分散设置的垃圾桶(厢);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收集、不落地管理;逐步建立集垃圾焚烧、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等于一体的生活垃圾协同处置利用产业园区……近日,山西省政府公布《山西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今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
 
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日常管理制度
 
《规定》中明确产生生活垃圾的单位和个人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责任主体,应当减少生活垃圾产生,履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义务,按照规定时间、地点、方式等要求将不同类别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
 
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实行管理责任人制度。其中,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单位的办公和生产经营场所,本单位或者其委托的物业服务企业为管理责任人;道路、公园、广场、机场、客运站以及旅游、文化、体育、商业等公共场所,管理单位或者其委托的物业服务企业为管理责任人;住宅小区,物业服务企业或者管理单位为管理责任人。
 
生活垃圾管理责任人应当履行下列责任: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日常管理制度,公示生活垃圾投放的时间、地点、方式等,指导、监督责任区内的单位和个人分类投放生活垃圾;将分类后的生活垃圾交由当地政府确定的单位收集、运输;在责任范围内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教育。
 
生活垃圾要分类收集和分类运输
 
《规定》明确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取消城市主要街道、沿街门店、公共场所、住宅小区等分散设置的垃圾桶(厢)。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部门应当公布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时间、地点和联系方式等信息,实行定时定点收集、不落地管理。
 
大件垃圾和装修垃圾可以采取定时定点、自行运输或者提前预约的方式进行收集。生活垃圾应当分类收集、运输,禁止将已经分类投放的生活垃圾混合收集、运输。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有害垃圾分类收集后,严格按照危险废物的相关规定进行运输。
 
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单位应当建立科学完备的收集、运输管理制度,按照规定的时间、路线和要求将分类后的生活垃圾运送至指定的转运或者处理场所。收集、运输单位应当使用密闭的运输工具,不得造成沿途丢弃、遗撒生活垃圾或者滴漏污水。收集、运输单位发现生活垃圾不符合分类标准的,应当要求管理责任人改正;拒不改正的,收集、运输单位可以拒绝接收,并报所在地街道办事处协调处理。管理责任人发现收集、运输单位违反分类收集、运输要求的,可以向有关部门报告。
 
未实行分类投放的最高罚款一万元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统筹规划建设生活垃圾终端处理利用设施,逐步建立集垃圾焚烧、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有害垃圾处置于一体的生活垃圾协同处置利用产业园区。产业园区尚未建成投运前,依托现有的终端处理设施进行分类处理。
 
加快推进可回收物回收利用和有害垃圾处置、厨余垃圾处理、其他垃圾焚烧设施建设,实现可回收物回收利用和有害垃圾处理全覆盖、厨余垃圾全处理、其他垃圾全焚烧零填埋。垃圾焚烧处理单位应当配套建设先进的机械化、智能化垃圾分拣设施,实现末端精准分拣。
 
分类后的生活垃圾应当由对应的处理单位进行处理:有害垃圾由危险废物处置单位进行处置;可回收物由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单位进行处理;厨余垃圾由专业处理单位进行资源化利用;其他垃圾由焚烧处理单位进行焚烧,处理后的废渣进行填埋。大件垃圾和装修垃圾具体处理方式由城市人民政府确定。
 
此外,《规定》还明确,单位和个人未进行生活垃圾分类,或者未实行分类投放的,由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部门或者城市综合执法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对单位处三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