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城市是大尺度的建设空间,社区则是小尺度的生活场所。为了让居住在社区的人更好地享受完善的生活服务,“完整社区”概念应运而生。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完整社区建设案例集(第三批)》,在全国层面确定10个完整社区建设样板。
中华建设网讯 (记者 马金言)城市是大尺度的建设空间,社区则是小尺度的生活场所。为了让居住在社区的人更好地享受完善的生活服务,“完整社区”概念应运而生。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完整社区建设案例集(第三批)》,在全国层面确定10个完整社区建设样板。
天津市滨海新区中新生态城第四社区
第四社区按照“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的“四好”建设理念,牢牢抓住“安居”这一人民幸福的基点,凸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升级版”创建特色,以分级配套服务设施、优化规划设计功能、构建均衡普惠服务、打造绿色生活环境、推进智慧管理服务、健全绿色治理机制为着力点,精心打造健康、智慧、绿色、活力的完整社区,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河北省邢台市襄都区龙泉社区
龙泉社区坚持党建引领,建立“党建+”的共谋共营共建共治共享新模式,打造“泉心汇 · 全服务”社区服务品牌。结合城中村改造工作,通过闲置空间挖潜、服务资源共享等方式,着力化解资源配置、资金投入、功能完善等方面难题,为社区居民构建美好生活新图景。
黑龙江省鹤岗市东山区益新社区
益新社区作为拆迁安置社区,以“居民有需求,社区有服务”为宗旨,聚焦“安居、绿居、宜居、云居”四维目标,建立“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五共机制,构建 “党建引领+ 政企社联动+ 居民自治”三维治理体系,以合理规划空间布局、智慧赋能基层治理、多元共筑服务体系为着力点,统筹实施基础设施升级、生态景观改造,打造完整社区样板,让社区蜕变为充满人文温度、智慧精度、治理效度的幸福共同体。
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南川园社区
南川园社区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人人共享社区”理念,通过补足社区设施短板、改善生态空间、提升生态服务供给、塑造社区特色文化等措施,打造居住空间舒适宜人、服务设施便捷友好、管理模式科学长效的完整社区。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云鹭湾社区
云鹭湾社区积极探索“打造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的实践之路,以“人本化”为核心、“生态化”为特色、“数字化”为路径,立足居民实际需求,通过挖掘改造潜能、丰富服务功能、提升管理效能,打造多场景融合的高品质生活圈,将服务和资源延伸至居民家门口,营造“儿童友好、青年融入、老年宜居”的全龄友好完整社区,更好承载人民美好生活功能,增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江西省南昌市高新区湿地公园社区
湿地公园社区坚持问题导向,完善社区配套设施,提升服务品质与效能,疏导交通共筑安全便利生活圈;构建网络服务体系,夯实社区治理基础,创建数智平台,创新基层治理模式,将湿地公园社区打造成生态宜居幸福社区。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华发社区
华发社区立足毗邻港澳的区位与人口特点,重点聚焦“一老一幼”人群,以“全民共享、多元共治、文化共融”为目标,精准补齐社区服务设施短板,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全力打造安全健康、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的完整社区,构建文化融合“无国界”、品质生活“同畅享”、智慧服务“新体验”的幸福生活共同体。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栗坪社区
栗坪社区以“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工作为平台,聚焦“一老一幼”“为民、便民、安民”服务,帮助社区居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全面打造安全健康、环境和谐、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百姓幸福的完整社区。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远市南正街社区
南正街社区聚焦为民、便民、安民服务,以完善“一老一幼”设施建设为重点,形成“市级负责、街道落实、社区实施、居民参与”的试点建设机制。注重政府主导,强化市场参与的建设模式,通过改造利用腾退空间实施基础设施提档、服务设施完善、绿化美化升级、亮化效果提升等一系列工程,盘活优势资源,优化社区空间,绘就“最美南正街,幸福开远人”新画卷。
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昌安里社区
昌安里社区聚焦“一老一幼”,构建全龄服务体系,深化社区服务中心及站点建设,探索智慧化物业管理等措施,不断提高社区治理水平,打造环境优美、生活便利、全龄友好、服务智慧、治理融合的幸福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