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湖北枝江:长江大保护与文化融合让市民记住乡愁

发布时间:2025-10-16 15:13 来源:本站原创

核心摘要:走进湖北省枝江市城区的滨江公园,呈现出长江大保护的样板工程。眺望江景,心旷神怡。各类船舶上下畅行,大树小树郁郁葱葱,护坡设施清爽别致,行人健身娱乐悠闲自得。

 

中华建设网讯(通讯员刘语桐 刘孜孜 柳月)走进湖北省枝江市城区的滨江公园,呈现出长江大保护的样板工程。眺望江景,心旷神怡。各类船舶上下畅行,大树小树郁郁葱葱,护坡设施清爽别致,行人健身娱乐悠闲自得。

 

微信图片_20251016140040_251_165.jpg

 

枝江市在长江大保护的过程中,将长江治理与乡村振兴、文化传承有机融合,将现实操作和人文价值展现和谐统一,利用江滩建立文化体验馆,以此“记住乡愁”。

 

微信图片_20251016140051_252_165.jpg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江滩是三峡东大门——枝江独特的自然景观资源,原来往往仅限于防洪和生态功能。现在将其改造为文化体验基地,既保护了江滩生态,又注入了文化内涵,实现“生态+文化”和谐统一的双效益。

 

微信图片_20251016140052_253_165.jpg

 

在滨江公园西侧,就是道教文化传承之地——水府庙,始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由当地108家商号捐资修建。主祀水神肖公,相传其曾助朱元璋击败陈友谅,故明廷下诏沿江立庙祭祀。现存建筑包含三门、前后殿及碑刻文物,南山墙有"后汉掌军中郎将董幼宰故里"题记。2013年被列为宜昌市文物保护单位,与滨江公园、董市老街等景点形成文旅链。道家的核心思想强调了顺应自然、尊重规律、追求和谐与自由的重要性,这些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微信图片_20251016140052_254_165.jpg微信图片_20251016140055_256_165.jpg

 

滨江公园董市镇江段,长江大堤边挂着“人民供销社”招牌的青瓦白墙小店,引起了游客关注。左侧类似粮仓的柱体上写有毛主席语录,年轻的朋友们看到感到新鲜。“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亲口吃一吃”出自毛泽东在《实践论》中的论述,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这一观点既体现中国共产党的调查研究传统,也用于说明实践对认知的必要性。 通过实践获得真知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核心,这一观点在党性教育中被反复强调,要求党员干部通过亲身体验了解真实情况,避免主观臆测。

 

微信图片_20251016140059_257_165.jpg

 

 

推开木格子门,看到毛主席的巨幅照片、“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标语、泛黄的《大众电影》海报、印着“为人民服务”的挂包、“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的宣传画和搪瓷杯、多功能收录机、绿色军用水壶、缝纫机、马灯、台灯、锈迹斑斑的老式铁皮饼干盒……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烟火气扑面而来,瞬间将人拽回那个凭票买肉、买生活物资,煤油灯下纳鞋底的昔日时光。这家由枝江市供销集团打造的供销主题怀旧体验店,正以最鲜活的方式,完成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微信图片_20251016140101_260_165.jpg

 

再向西行,东临“人民供销社”的体验馆,墙体上写有“为中华崛起而奋斗”、“欢迎来到80年代”的标语,展示了小卖部、经销店和流动卖冰棒、雪糕的场景。外墙上挂有簸箕、筛子、蓑衣、斗笠,还有红辣椒、玉米,地上摆着石磨、劈柴。绘制了拖拉机整地、耕牛耕田、大公鸡等农耕文化作品。“我们那些年一起走过的童年”,“重温旧时光、畅想新时代”,通过展示丰富多彩的少儿游戏和生活的点点滴滴,再现难忘的记忆,对年轻一代具有教育意义。

 

微信图片_20251016140120_264_165.jpg

 

枝江作为长江沿岸的农业大市,许多人的成长记忆与江水、农田紧密相连。通过场景还原、农事节庆活动(如丰收节),能唤起人们对故乡的归属感。它让“乡愁”可触可感,让长江文化、农耕文明在新时代焕发活力。

5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微信扫一扫,使用小程序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并标明“新闻投稿/论文投稿”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