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巴南:木洞非遗山歌用传承与世界“对话”

发布时间:2021-04-26 10:09 来源:

核心摘要:【中华建设网讯】4月22日,中外主播Mikkel 、牟薛霖、James走进山歌之乡木洞,通过iChongqing 以及巴南区脸书、推特、油管海外平台直播,亲身体验中国非遗文化,感受巴南生态文明和乡村振兴建设成果及特色,向海外网友展示了木洞山歌的魅力。


        【中华建设网讯】4月22日,中外主播Mikkel 、牟薛霖、James走进“山歌之乡”—木洞,通过iChongqing 以及巴南区脸书、推特、油管海外平台直播,亲身体验中国非遗文化,感受巴南生态文明和乡村振兴建设成果及特色,向海外网友展示了木洞山歌的魅力。

微信图片_20210426100857


        “哟呃喂,太阳出来红满天,什么红在田中间……”当天,在蜿蜒的河街上,国家级木洞山歌传承人喻良华和市级传承人秦萩玥为直播间的网友带来了一曲《船工号子》,木洞古镇位于巴南区北部,北靠长江,东连丰盛,西临广阳,自古是水路连川、陆路进黔的货物中转重地,号称“进出重庆的水路第一码头”。 《船工号子》的曲调,通过翻译为海外网友展现了昔日客商、挑夫、驮马、船夫川流不息的繁荣景象。随后,在非遗传承人的邀请下,主播牟薛霖、James一起学习了木洞山歌《庆丰收》,在欢快的曲调中感受当地人丰收时节的喜悦。

        据了解,2006年木洞山歌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现有国家级传承人2名、市级传承人6名、区级传承人6名。木洞山歌是当地的民间歌谣,按其功能性质可分为劳作、庆事、休闲、教仪、展示、教传等6大品类。主体歌种是薅秧歌“禾籁”和牧牛歌“啰儿调”,亚体歌种含劳动号子中的船工号子和小调,群体歌种含船工号子外的其他劳动号子以及节令歌、婚嫁歌、丧事歌、寿礼歌、修房歌、说席歌、酒令歌、情歌、摇篮歌、祭仪歌等。

微信图片_20210426100901


        “虽然听不懂歌词,但通过悠扬曲调,感觉有了共鸣!”当天的直播受到来自外国网友们的喜爱,来自美国、英国的网友还通过直播软件跟主播们进行讨论,详细了解木洞山歌的创作,传承人还回答了关于木洞山歌的创作等问题。不少网友表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希望山歌能代代传承下来,有机会一定要来现场感受非遗山歌。


        近年来,巴南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纽带,精心策划上百场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参加活动的在渝外国友人达到1214人次,在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刊播新闻稿件1471条次,活动关注度突破8000万人次。其中“老外@Chongqing·体验非遗暨老外游乡村”系列深受外国网友们的喜爱,切实讲好了中国故事,把巴南形象“晒”到了国外。

(巴南区融媒体中心:张礴 赵银银)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