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陕西:贫困村变美丽乡村

发布时间:2020-06-01 10:02 来源:三秦都市报

核心摘要: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陕西省委、省政府将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胜利。目前所有建制村都派了帮扶工作队,全省仍有10677支驻村工作队、37526名驻村干部,包括9455名第一书记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

 

加宽的水泥路,文化墙和指示牌随处可见,每隔二三十米就有路灯和垃圾箱……这是距离陕西西安城区约60公里,位于临潼区穆寨街道办西南部的三庙村,地处深山,密林深沟,植被覆盖率高,空气清新。自然环境优美是这里的优势,恰恰也是这里致贫的原因。
 
2017年6月,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选派民二庭审判长高俊岗到三庙村党支部担任第一书记。他到三庙村以后,为扶贫对象办了很多实事。
 
 
“要想富,先修路”,高俊岗说,这是脱贫必须先挖的穷根。以前每逢下雨,村民出行、孩子们上学,就在泥泞的土路上深一脚浅一脚地往返,村民们多年盼望能修一条水泥路。于是,他努力争取项目、协调资金,带领村民自己施工,很快建成了穆寨第一条环山路——3.5公里通往穆寨的乡级公路于2018年10月底正式通车。如今,水泥路畅通了,村民不再为出行发愁,自来水、生产生活用电、网络通信等问题迎刃而解。
 
三庙村村委会原计划在村里打口深水井,缓解村里用水吃水难题,高俊岗认为,村里本身就有一口井,多一口井无非是方便一点,但两口井争一个水源,最终还是会有枯竭的一天。他建议在山沟里修一个拦水坝,用来常年蓄水,让三庙村的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修建拦水坝的难度非同小可,高俊岗开始孜孜不倦地寻找建拦河坝的地点,凭着草越高的地方水越多,越是难走的地方,水源就越好的经验,他开始顺着山沟找竹子茂盛的地方,寻找小堰塞湖群,来来回回十几次吃了不少苦头,村民都夸这个第一书记是个实干家。
 
最终,历时9个月拦水坝建成,村里还建了蓄水池和污水处理池,家家户户接上了自来水。如今,一个原本无人问津的穷困小山村,摇身一变成了闻名遐迩的美丽乡村,更是凭借千亩花海、名木古树、长江河拦水坝、临潼第二条最美环山路这四大亮点成为驴友们的热门打卡地。
 

窥一斑而知全豹。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省委、省政府将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胜利。目前所有建制村都派了帮扶工作队,全省仍有10677支驻村工作队、37526名驻村干部,包括9455名第一书记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
 
 
中央机关单位、省市县各级和社会力量都参与到脱贫攻坚,把最有效的力量投入到脱贫攻坚第一线。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解决,全省56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6462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人口由2015年初的350万人减少到2019年底的18.34万人。 贫困地区发展能力持续提升,全省所有建制村都通了沥青(水泥)路,具备条件的建制村100%通了客运车。所有贫困村建成了标准化卫生室,实现生活用电和动力电、通信光纤和宽带全覆盖,99.8%的贫困村接通4G信号,长期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基础设施短板已基本补齐。“两不愁三保障”基本实现,贫困人口不再为吃穿发愁。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