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浙江:开化马金溪,守住一方碧水后的美丽乡村变形记

发布时间:2019-10-18 11:13 来源:

核心摘要:说到开化,大家会自然想到美味的清水鱼。马金溪,也许大家不熟悉,但说起马金溪是我们母亲河钱塘江的源头,大家就知道了。这条溪

说到开化,大家会自然想到美味的清水鱼。
马金溪,也许大家不熟悉,但说起马金溪是我们母亲河钱塘江的源头,大家就知道了。
 
 
这条溪发源于浙、皖、赣三省交界的开化县齐溪镇,海拔1144米的莲花尖,全长99.996公里,流域面积1067.46 平方公里,是开化境内最大的河流,滋养着沿线5个乡镇、126个村,近20万人口。
 
不过,清水鱼的故乡,其实也有过水不清的过去。这些年,治水造景、治水美村、治水富民,治水的理念在当地人心中悄然转变,水的意义更加丰富和多元。
 
清溪碧水的过去,是美丽乡村的转型阵痛
 
金秋时节,走进马金溪畔的古村落,两岸青山如黛,一条绿水潺溪,溪水流经村头的石质堰坝,跳跃跌宕,泛起浪花朵朵,浓浓的田园风味扑面而来。
春天,马金溪两岸碧草如茵,向日葵田园成为踏春赏花的好地方。
 
夏天,马金溪成了天然泳池感受溪水的清凉,也可乘古风画舫泛舟江上,抑或在生态河堤的游步道来一段骑行。
 
开化县音坑乡是全国十大最美乡村,下淤村就坐落在马金溪河畔。全村共有284户人家,约1000人口。下淤村依山傍水,因溪而美,因溪而兴。
 
下淤人和这条马金溪可以说相依为命。
 
当了19年村党支部书记叶志廷清楚地记得,自己刚上任时,建筑市场火爆,马金溪河砂又好,到这里采砂是当地的主要产业。
 
“那年头,来下淤村的外地人很多,都是来采砂的。”叶志廷说。
 
2004年,浙江省开始实施万里清水河道,看到河道生态逐渐恶化,叶志廷果断带领全村人,提出废止村里以前签的采砂协议,为此还和对方对簿公堂。最后,下淤村输了官司赔了钱,但终止了采砂对环境进一步的破坏,也将这段水域资源艰难地保护下来。
 
“采砂经济”时代结束后,“打工经济”成为下淤村的唯一依靠,村里每年都有两三百人常年在外务工。
 
“河长湖长”抓管理,源头治理送清泉
 
留住美好的山山水水后,还能不能让乡村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呢?
 
2015年以来,马金溪开展了全流域系统治理,实现了从传统治水到“治水造景、以水富民”的华丽蝶变。
 
当地为溪流筑起铁腕“防护网”,治理了水土流失17.5万亩,关停整改了污染企业和养殖场1145家、网箱养殖1.8万平方、采砂场6家,全流域实行禁养、禁采、禁渔、禁倒制度,农村污水截污纳管全覆盖。
 
依托“河(湖)长制”的全面推行,马金溪沿线村落都配备专门委员分管河道,聘请专职人员管理。
 
如今,漫步山清水秀的马金溪畔,河中不时有戴着斗笠的村民撑着竹筏,打捞水面上的杂物。还有滨河绿道管理则纳入路长制工作范围,每一段绿道都有路长负责管理。
 
从“面上保洁”到“深度治管”,为的是永葆马金溪水清河畅、园靓景美。
 
这些年,马金溪流域共治理堤岸130公里,修复改造堰坝52座。同时,实现了堤岸的柔化、美化、绿化,让植被在堤岸上“安家”,让鱼儿在堤岸间“做窝”,打造成“会呼吸”的河岸。
 
2018年全年,马金溪I、II类出境水占比99.7%,其中Ⅰ类水149天,空气优良率98.3%,PM2.5年均值23微克/立方米,均创历史最好记录。
全域旅游,让马金溪成为黄金景区
 
除了保护这一方水土,当地还充分挖掘水资源和水文化,做足水文章。
 
利用湿地、浅滩、汇流口等河道自然形态,马金溪沿线建成了砸碗花湿地、太阳岛、双溪公园、龙潭公园、岙滩、华锋湿地等一批亲水主题公园。
 
当地还挖掘整理出郑堰、八甲坝、西渠、双茨古渡等水文化遗产及禁潭、禁堰、禁渔等水文化习俗,展示钱塘江源头文化和马金溪治水用水文化。
 
70公里的滨河绿道,串联1个5A景区、3个3A景区、15个3A景区村、40多个滨水公园、以及众多景观山林和美丽田园串珠成线,形成了集源头探秘、生态休闲、民俗游赏、特色产业观光于一体绿色生态廊道。
 
百里黄金水岸沿线共发展农家乐400余家,创业休闲农业点20余处。2018年,百里黄金水岸年接待游客550万人次,营业收入超33亿元。
 
马金溪2017年度被评为浙江十大“最美家乡河”;并于2018年获评水利部国家水利风景区。
 
为了更好地保护母亲河的源头,开化出台了浙江首部滨水绿道管理办法《开化县金溪画廊绿道管理暂行办法》,组建马金溪水利风景区管委会,县财政把马金溪水利风景区(金溪画廊)管护纳入财政预算,实行了定额补助。
 
家有 “梧桐树”,招来“金凤凰”
 
乡村旅游业的兴起,也吸引了在外务工游子回村创业的心愿。
 
常年在外务工的村民叶生福,一直在外地开挖掘机。
 
2014年回到下淤村看到村里人气很旺,于是,叶生福就办起了农家乐。
 
在他之后,农家乐一家接一家开起来,现在叶生福这个农家乐一次性可供200人就餐,年营业性收入突破200多万元。
 
从为别人开挖掘机到现在自己当老板做旅游,职业的转变,让叶生福变得信心十足,也圆了家门口创业致富梦。
 
十几岁就到城里做油漆工的叶佐平,就是被叶生福等人带起来的。
 
叶佐平过去一年四季奔波于各大城市找活干,哪有装修就往哪里赶。
 
2015年回到家乡后,租了村里的房子开办农家乐。“从到全国各地找生意,到全国各地上门来送生意,再不用背井离乡了!”叶佐平说。
 
现在的下淤村由落后村变成了3A景区,回村创业、就业的人数渐渐超过了在外务工者,全村已开办了几十家农家乐、民宿,从采砂经济到打工经济,再到生态经济,越来越多年富力强的下淤人、开化人回到家乡。
 
这条一衣带水的回乡之路,就是圆梦之路。
 
当地以百里金溪画廊为平台,形成“以水生财、以财治水”的磁场效应,达到“四两拨千斤”效果,撬动社会资本总投资56亿元。
 
根宫佛国、花牵谷、体育小镇等十亿元级大项目来了,一批高端民宿开业了,总投资达4.87亿元的山海协作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破土动工了。
 
目前,百里黄金水岸线上共发展农家乐310余家,创业休闲农业点20余处,小乡村建成大景区、老砖厂筑成新民宿、破猪栏改成咖啡屋,河滩地建成了产业园,这一泓清泉推动了沿线农民在“家门口”致富增收。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