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湖北枣阳:民俗文化闹新春

发布时间:2019-02-06 16:43 来源:

核心摘要:划旱船、舞龙舞狮、扭秧歌、威风锣鼓……大年初一,枣阳市举办民间文艺大展演,300多名文艺工作者深入城乡社区、企业、村镇为群众表演精彩的文艺节目。

中华建设网讯(记者 万晓冉)划旱船、舞龙舞狮、扭秧歌、威风锣鼓……大年初一,枣阳市举办民间文艺大展演,300多名文艺工作者深入城乡社区、企业、村镇为群众表演精彩的文艺节目。

上午9时,枣阳市法治文化广场,锣鼓震天。群众自编自演传统年俗节目。215支民间文艺演出队,1000多名文艺工作者从这里出发,深入社区、企业、村镇为群众表演精彩的文艺节目。

“帝乡大鼓开始打呀,开口就唱十九大,全民走进新时代,富国强音传天下,传呀么传天下;衷心感谢领航人,高歌齐赞党伟大,党呀么党伟大……”枣阳北城街道办事处老党员杨天国带领西南街社区党员进社区宣讲十九大精神。

“好!好!非常好!用帝乡大鼓说唱的形式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出来,内容浅显易懂,唱的又都是咱们关心的事,听着就舒服。”一段段极富感染力的唱词,引来社区群众的阵阵掌声。
 

1_conew1

2_conew1

3_conew1

4_conew1

5_conew1

6_conew1

“点灯也不用油,犁地也不用牛,家家住的小洋楼,三天两头就吃肉……”吴店镇肖湾村,一阵激昂的鼓点声伴随着悠扬的唱腔钻进了耳朵。由村民自发组织的“星火民间艺术团”团长徐纯金编写的枣阳渔鼓《全面小康早到达》成为热门节目。

为使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基层,家喻户晓,春节期间,枣阳市注重发挥“草根宣讲员”作用,组织220多支民间文艺宣传队、1000多位民间艺人集中学习十九大报告,深学原文,解读报告,并组织他们结合枣阳实际,精心编排了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用帝乡大鼓、锣鼓队、旱船、小调、顺口溜、戏曲、小品等传统民间文艺,按照分层、分类的办法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宣讲。

枣阳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故里,历史文化底蕴厚重。先后被命名为全国文化先进市、全省民间艺术之乡,戏剧《刘秀还乡》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如何让群众文化活动更具生命力,影响力呢?近年来,枣阳始终把挖掘、传承、弘扬传统文化,打造地方文化品牌,培养地方文艺人才放在首位,让“土文化”根植于群众之中。

目前,已初步形成“平林山歌”“鹿头皮影”“杨当曲剧”“吴店小戏”“琚湾菜花龙”“北城女子龙灯”“兴隆大头和尚戏柳翠”“南城威风锣鼓”“西城军乐团”“太平旱船腰鼓”等多个民间文艺品牌。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