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武汉长江大桥焕新:精细化修复实现功能与风貌双提升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21日 14:35 来源:本站原创

主要内容

中华建设网讯(记者 肖岭峰 通讯员 董德禹 程光)“修复”不是简单的“打补丁”,而是要让大桥重新拥有“强健的体魄”!在武汉长江大桥桥面修复工程现场,一套“科技美容”方案将让这座已经服役60余年的“万里长江第一桥”焕然一新,通过精细化修复获得了新生。

 

 

匠心守护:最小干预保留历史文脉

 

“长江大桥每天要承载300多列火车通行,平均每5分钟就有一趟列车经过,施工期间的振动控制必须万无一失!”在施工现场,武汉城投集团城运公司运营管理中心主管张胜向记者介绍,此次桥面修复工程中,铣刨机作业时产生的振动可能对桥面混凝土结构造成潜在风险。为此,施工团队提前制定“双重保险”方案:

 

一方面,施工方与铁路部门建立实时联动机制,安排专人全程盯控铁路线路,确保铣刨作业与列车运行“错峰进行”。每当列车临近时,施工设备立即暂停作业,为“铁轨上的乘客”让出安全通道。

 

另一方面,工程团队对施工设备进行“量身定制”——优先选用低振动、小功率的铣刨设备,并在作业时采用“分段、分层”施工法,像“微创手术”般精准处理病害区域,最大限度减少对桥体结构的扰动。

 

 

“1957年通车的长江大桥不仅是交通动脉,更是国家工业遗产。”张胜表示,工程团队通过设备优化与铁路部门的无缝配合,施工期间桥面振动值始终控制在安全阈值内,让百年大桥在“疗愈”过程中,依然能满足铁路与公路的双重通行需求,确保历史风貌不被破坏。”

 

 

微创施工:错峰保畅背后的精细化管理

 

武汉市城管执法委市政处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此次武汉长江大桥桥面修复专项工程针对桥面顽固性破损、坑洼等问题进行系统性、精细化修复,由武汉市城管执法委积极会同市城运公司提前开展调研,组织专家研讨多种修复方案,最终决定以局部修补+还原剂封层方式开展修复行动,确保路面层修复见到实效,擦亮武汉“江城名片”。

 

此次修复保留了2002年维修形成的特定沥青层及防水结构,针对桥面顽固性破损、车辙坑洼等问题,采用了“微创式”技术:用高压空气吹扫清理裂缝,灌缝机注入热熔胶“缝合伤口”,再用高性能混凝土填补“伤疤”。尤其针对桥面长期承重产生的深层病害,施工团队像“医生做精密手术”一样,对3-5厘米深的破损区域进行分层铣刨修复,确保“里里外外”都恢复健康。

 

为减少对市民出行影响,工程采取“夜间错峰+分段施工”模式,每日23时至次日5时封闭两车道作业,同时保留双向通行能力。交管部门在周边设置12处智能诱导屏,引导车辆绕行鹦鹉洲大桥、二七长江大桥等替代路线;公交集团临时调整6条公交线路,发车频次加密至8-10分钟一班。

 

 

百年桥魂:科技与人文共绘城市新图景

 

每一次修复,都是对城市记忆的温柔守护;每一处焕新,都在续写时代与经典的永恒对话。自1957年通车以来,武汉长江大桥始终是武汉的“精神地标”。作为武汉城市更新的经典范本,此次修复工程以“最小干预、最大保护”理念,为历史建筑的现代化维护提供了新思路。

 

此次工程在质量管控方面建立了“施工自检+第三方抽检+动态监测”三重体系,关键工序留存影像资料,确保修复质量可追溯。通过优化工艺流程,项目缩短了30%的工期,质量要求不降反升。

 

此次修复后,桥面将呈现统一黑色外观,抗裂性能与摩擦系数显著提升,以崭新姿态迎接樱花季和武汉马拉松赛事。百年大桥在科技之光的照耀下,正以更年轻的姿态,持续见证这座英雄城市的脉动与辉煌。

105
推荐视频
暂无数据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