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城市管理

青岛:道路整治融入海绵元素

发布时间:2018-07-12 20:23 来源:快咨讯

核心摘要:青岛市入选海绵城市建设第二批试点城市,按照规划,到2020年25%建成区面积达到海绵城市标准,到2030年80%建成区面积达到海绵城市标准。截至2018年5月,全市已累计完成海绵城市建设面积110平方公里,在建54平方公里。

       2016年4月,青岛市入选海绵城市建设第二批试点城市,按照规划,到2020年25%建成区面积达到海绵城市标准,到2030年80%建成区面积达到海绵城市标准。昨日,记者从市城乡建设委获悉,目前各区加快海绵城市建设,截至2018年5月,全市已累计完成海绵城市建设面积110平方公里,在建54平方公里。


  市南区:在市政道路、城市绿地、小区楼院等项目建设中融入海绵元素。小港湾排水改造项目新建、改建雨污水管网,暗渠清淤治理,目前,正有序进行。

  市北区:在推进人民路、辽阳西路、银川西路等二十余条道路整治过程中积极融入海绵元素,依据海绵城市技术导则,人行道集中采用透水砖铺装,实现渗、透、滞留等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提高雨水利用率。


  李沧区:截至2018年6月,完成老旧小区、校园、道路、公园等海绵改造104项。

  崂山区:对石老人海水浴场封闭改造,打造滨海城市客厅。改造中融入海绵城市理念,采用植草沟等手法对植被重新进行景观构建,通过植被的滞留、过滤、吸附功能,减缓径流流速,去除径流中的污染物。利用弹性的排蓄空间降低雨水对城市排水造成的压力和污染。地面铺装采用透水混凝土,能让雨水流入地下,消除地面污染,维护生态平衡。


  高新区:高新区辖区建设项目依据《青岛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  (2016-2030)》,要求在保证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及面源污染削减率达到指标的同时根据“源头控制、过程处理、末端收集”海绵策略,主要对绿地、铺装活动场地、雨水管网等进行海绵改造及设计。

  西海岸新区:中央公园规划面积3.33平方公里。项目合理规划蓄、分、滞洪措施,全面推广海绵城市建设。公园园路采用防滑透水地坪,并于单侧设置盲沟,沟渠内设置火山岩碎石缓渗、净化雨水,示范路段绿化带采用弃流池和溢流井等雨水收集系统,人行道采用透水铺装,道路中央绿化带设置雨水花园。目前,已完成0.1平方公里绿化建设,计划2018年12月完工。


  即墨区:即墨区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建章立制,从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加强监管,确保每个新建房地产项目融入海绵城市理念。

  试点区:海信南岭风情小区内道路使用透水铺装,结合雨水管道改造,提高了整个小区的蓄水能力,植草沟、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生态停车位等低影响开发措施的改造,能够方便雨水引入,增强了对于雨水的调蓄和净化。新建道路铺装全部采用新型透水砖,雨水不再在路面散排,有效节约水资源。新建绿地种植海桐、鸢尾、千屈菜等具有净化功效植物,并铺设火山石,通过火山石内部孔隙净化雨水。项目设置26处海绵“聚宝盆”,可以自然积蓄700立方米雨水,相当于一个可以同时容纳200人的游泳池的蓄水量。项目实现让小区的地面和绿化在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