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城市管理

海绵城市为何仍“看海”

发布时间:2016-07-28 08:26 来源:河南日报

核心摘要:解决城区内涝是一个系统工程,依靠海绵城市建设化解内涝,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解决城区内涝是一个系统工程,依靠海绵城市建设化解内涝,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据日前报道,今年入夏以来,我国多地城市遭遇暴雨,出现内涝。自2015年4月起,住建部等三部委先后公布两批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已纳入试点的30个城市中,近期出现内涝的城市却至少有14个,其中包括武汉,占比接近50%。

  这不禁让人心生疑问:告别城区“看海”模式,能依靠海绵城市建设吗?事实上,部分试点城市出现内涝,反而说明了加强海绵城市建设的迫切性。这些试点城市多数刚刚启动试点工作,很多项目还在建设中,自身的城市蓄水、改善水生态的功能还没有完全发挥,我们不能因为工作的进展问题,就否定整个海绵城市的建设意义。

  去年年初鹤壁市成为全国首批16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之一。今年7月8日到9日,鹤壁连下两场暴雨,平均降雨量超过100毫米。在改造后的桃园公园及淇水大道等路段,几乎看不到暴雨肆虐的痕迹;与此同时,未经过海绵化改造的主城区部分路段积水严重,点与面的对比让海绵城市的成效一目了然。

  毫无疑问,海绵城市对于化解内涝有着积极作用。但是海绵城市建设在各地执行过程中,遭遇重重问题:规划混乱、执行标准不一导致有的地方侧重于水生态改善,有的地方侧重于解决内涝;旧城区在拆硬化道路,还原雨水收集功能,新建小区却依旧全面硬化道路……同一个城市执行不同的建设办法,影响的是城市整体蓄水、生态改善的效果。此外,海绵城市资金缺口大,每平方公里投资动辄1亿元以上,仅靠财政补贴无法完成。

  因而,海绵城市的建设亟须住建部门协调规划国土、园林等单位,不走回头路,不搞建建拆拆,确立全城一盘棋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统一建设标准,把综合效益放在第一位,将水资源利用、水生态改善、化解城市内涝统筹考虑解决。对于海绵城市建设资金缺口的问题,政府部门可以尝试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通过PPP模式盘活海绵城市建设。

  解决城区内涝是一个系统工程,依靠海绵城市建设化解内涝,是不可或缺的一环。面对近年来频频发生的特大暴雨,城市排水系统的改造应首先提上日程。通过排水系统标准的提升,以及海绵城市项目的实施,让城市的水生态、水环境得到根本改善,这才是解决城市水患的治本之道。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