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可“返现”的垃圾桶、小区巡检机器狗、从太空监控地下管线的遥感卫星……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北京市城市管理委搭建平台,设置能源保障、管线感知、城市照明、环境卫生四个主题板块,集中突出展示高科技和人工智能在城市管理领域内的经验探索和具体应用。
可“返现”的垃圾桶、小区巡检机器狗、从太空监控地下管线的遥感卫星……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北京市城市管理委搭建平台,设置能源保障、管线感知、城市照明、环境卫生四个主题板块,集中突出展示高科技和人工智能在城市管理领域内的经验探索和具体应用。
智能回收机:扔垃圾也能赚钱了
扫码开门、投递废品、收益到账……扔垃圾也能赚钱了。服贸会现场,19台现场收集各类可回收物的智能回收机分布在各展馆入口、志愿服务站和展馆内部,吸引观众体验。智能回收机运营方“爱回收”北京区域负责人苏鸿坡介绍,智能回收机主要回收纸类、塑料、金属和织物这4大类可回收物,回收机会按照0.6元每公斤加随机红包的形式进行结算,结算的钱直接转到用户微信钱包,实时到账,非常方便。
目前,这样的智能回收机在北京已经投放了2106台,日回收量达150吨,覆盖10个区共960个小区,累计投递次数达420万次,累计投递重量达1.1万吨。“今年内,全市将投放智能回收机4000至5000台。”苏鸿坡表示,根据统计,市民投入机器的70%都是旧衣、旧鞋、外卖餐盒、塑料泡沫箱等低值可回收物。
在“爱回收”搭建的展台内,墙壁上挂着雨伞、T恤、背包、飞盘等生活日用品。“爱回收”垃圾分类业务负责人倪春表示,这些物品都是利用可回收物“再造”的。居民投递的可回收物,经过中转站暂存后送到末端分拣中心,被精细分拣为80余个品类。可回收物从用户端起,到中转站,再由干线运输到分拣中心,全流程由中央管理系统进行管理,所有回收物包裹都有唯一识别码,实现全链条数字化、可追溯。精细分拣完的产品销售至下游资源化利用企业,实现市场化运作和收益最大化。
智能机器狗:“闻味”巡检燃气管线
除了展区内随处可见的智能回收机,记者在服贸会现场看到,20余家与城市管理相关的行业企业携带各自的高科技产品集中亮相。
一会儿前进,一会儿后退,一会儿伸出爪子挥手卖萌……北京燃气集团的展位上,后背上驮着伸缩机械臂的智能机器狗吸引了不少观众的注意。“这是我们专门为居民小区设计的燃气巡检智能机器狗,可24小时在小区内对燃气安全进行循环巡视。”手持遥控器的工作人员介绍,机器狗只需要在小区内“遛”一圈,就能立刻记住全部巡检路线和每个巡检点。抵达巡检点后,机器狗后背上驮着的机械臂会立刻张开,对燃气管线进行自动检查。比如,当对燃气闸井进行检查时,机器狗会首先对井盖是否破损、偏移进行检查,随后会转动机械臂扫描闸井上的气孔,通过机械臂上安装的激光甲烷遥测仪对燃气是否泄漏进行检测。一旦发现燃气泄漏,还会自动发布预警信息并实时上报。“我们正在对机器狗进行系统更新,目前新一代产品已经具备防尘防水等功能,越障能力也大大增强。”工作人员表示,待测试成熟后,机器狗即可进入居民小区上岗工作。
遥感卫星:从太空守护地下管道安全
除了机器狗,对地下管线进行监测的还有远在太空的多款遥感卫星。二十一世纪空间技术应用股份有限公司的展台上,摆放和悬挂着不同的遥感卫星模型。“这些卫星从太空拍摄影像,通过影像对比,对管道压占、输电通道安全等情况进行监测。一旦发现异常,能够自动向系统发送预警,提醒相关单位及时前往现场进行巡视。”工作人员表示,这是一种新型管线监测技术手段,呈现“太空-地上-地下”三位一体的城市生命线智慧监测体系。
此外,现场还集中展示了去年11月刚刚上线运行的全国首个“AI智慧焚烧”系统、虚拟电厂、无人驾驶环卫车等一系列新技术、新模式,打造城市道路清洁、垃圾焚烧、垃圾分类和再生循环新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