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要闻

支撑华中,互济南北,联网全国,湖北电网升级全国“电力立交桥”

发布时间:2025-09-05 09:40 来源:湖北日报

核心摘要:能源关系国计民生,服务千家万户。9月4日,湖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决胜收官‘十四五’谋篇布局‘十五五’”系列新闻发布会,省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熊江涛介绍,“十四五”是我省历史上能源重大项目最多、投资规模最大、发电装机增长最快的时期,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任务将如期完成...

 

能源关系国计民生,服务千家万户。9月4日,湖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决胜收官‘十四五’谋篇布局‘十五五’”系列新闻发布会,省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熊江涛介绍,“十四五”是我省历史上能源重大项目最多、投资规模最大、发电装机增长最快的时期,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任务将如期完成。目前,湖北“五纵四横”油气管输体系加快形成,国家干线管道在鄂里程居中部第一,湖北电网成为支撑华中、互济南北、联网全国的“电力立交桥”,湖北在全国能源电力体系中的枢纽作用更加凸显。

 

新增输电线路可绕地球近半圈

 

近年来,湖北成功打赢最强寒潮、超常大汛、极端高温等多场保供攻坚战,让全省人民真切感受到了电力保障的可靠。这背后,是湖北电网建设的历史性突破。全省发电装机规模攀升至1.33亿千瓦,“十四五”以来年均增长超过1000万千瓦,接近“十三五”时期的3倍,相当于再造了2个三峡电站。全社会用电量、最大用电负荷均为2020年的1.5倍左右,相当于增加了1个武汉市的用电体量。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总经理姚志荣介绍,“十四五”期间,湖北累计电网投资1227亿元,较“十三五”增加190亿元;新增变电容量7400万千伏安,较“十三五”末增长40%;新增110千伏及以上线路长度1.64万公里,可以绕地球近半圈。

 

特别是陕武、金上两条特高压直流入鄂能源动脉全线贯通,以湖北为中心的华中“日”字形特高压环网建成投运,推动我省最大区外受电能力达到“十四五”初期的2.3倍。当前,湖北有28回超特高压线路连接省外,特高压线路规模、在运换流站数量均为全国第一,湖北电网成为全国电力交换互济、能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枢纽和支点。

 

“十四五”期间,湖北经济总量迈上6万亿元,我省全社会用电量年均增速6.1%,供电可靠性也在同步提升。2020年,全省平均停电时间13小时,去年降至5小时,今年1—8月再减74%,降至0.86小时。

 

能源惠民服务,让老百姓可感可及。熊江涛介绍,湖北水电气网报装实现“一事联办”,获得电力“三零”“三省”服务优化提升,煤电、新能源、工商业用户全面入市交易,工商业电价稳中有降,今年以来位居全国第17位、经济大省第8位,有力支撑打造全国综合成本“洼地”和营商环境高地。

 

每用4度电就有1度来自新能源

 

湖北能源结构过去是火电当主力,这一格局悄然变化。2019年,湖北每用10度电有1度来自新能源。现在,湖北每用4度电就有1度是来自新能源。

 

阳光下熠熠生辉的光伏板和山坡上缓缓转动的风力发电机,让绿电供给显著增加。熊江涛介绍,湖北规划布局了10个风光火储百万千瓦新能源基地,提前两年实现“十四五”新能源装机目标,新能源超越火电成为第一大电源,形成水、火、新能源“三足鼎立”多元支撑格局。可再生能源装机居中部第一,占比提升至70.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4个百分点。全省每年一半以上的发电量由可再生能源提供,一半以上的新增用电量由新能源提供。

 

能源企业的发展也明显向新能源倾斜。湖北能源集团总经理涂山峰透露,公司新能源装机707万千瓦,占公司总装机的38.5%,成为公司最大电源板块。预计“十四五”新增装机中,新能源装机占比达到73.4%。公司投产和在建装机中清洁能源占比,由2021年的56%提升到当前的64%,在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的同时,能源结构逐步向绿色低碳转型。

 

新能源大发展,同时传统能源也在向高效利用迈进。湖北煤电机组“三改联动”全面完成,油品质量升至国六B标准,天然气消费年均增长9%。终端用能逐绿前行。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清洁化替代深入推进,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提升4个百分点左右。农村能源革命打造出天门、巴东等一批样板工程,助力乡村振兴取得更大成效。熊江涛介绍,“十四五”前四年,全省煤炭消费比重逐步降至50%以下,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至20%以上,经济社会发展“含绿量”进一步提升。

 

新型能源产业规模突破两千亿元

 

“我们推进能源产业链创新链协同发展,实施新能源产业倍增行动,加快发展新型储能、新材料等上下游产业,85个能源项目建成投产,‘十四五’期间,能源产业产值保持两位数增长。”发布会上,黄冈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俊介绍,“十四五”以来,黄冈能源转型取得突破性进展、能源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多项数据居湖北第一。

 

能源转型让产业拓新动能更强。在湖北,能源领域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及研究中心达到23个,居全国前列。5项技术装备为国家首台(套),压气储能、液流储能、氢燃料电池、氢能船舶等多项技术创新走在全国前列。

 

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一批“湖北首创”能源工程惊艳全国。广水建成世界首个县域级“全绿电”新型电力系统。在应城,压缩空气储能创造单机功率、储能规模和转换效率三项世界纪录。在潜江,钠离子储能荣获2024年能源行业十大科技创新成果。荆门投运国内首座大型构网型储能电站。

 

湖北新型能源产业规模、能级持续壮大。动力电池建成产能占全国比重超20%,规模居全国第一方阵。氢能制储运加用全链条突破发展,汉宜高速建成全国首条规模化运营氢能示范线。

 

熊江涛介绍,全省新型能源产业规模突破两千亿元,多款湖北造新能源产品畅销全球,能源产业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