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设网讯(记者 张爱梅)近日,太原市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持续稳步推进,展现出打造北方水生态城市样板的坚定决心和显著成效。
据了解,今年太原市建成区实施雨污分流改造的道路达153条,截至目前已完工83条,其余道路施工正紧锣密鼓地进行中;1589个市政道路雨污水混接节点,已改造完成1447个。
综合施策,构建新型排水网络
在改造过程中,太原市综合施策构建新型排水网络。该项目覆盖全市主要河道及旧城改造区域等,计划未来完成重点区域的管网升级和新建设施安装。结合地形地貌特征,科学规划雨水收集、储存与排放路径,降低城市内涝风险,减少水体污染。同时,智慧水务管理平台的引入,实现了实时监测预警和应急调度,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西头道巷雨污分流施工现场
科技创新,引领智慧水务新时代
科技创新成为此次改造的一大亮点,引领太原进入智慧水务新时代。通过广泛运用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搭建智能排水监控平台,部署传感器网络实时采集水质水量数据,对降雨分布和积水情况进行动态预测,提前做好防汛排涝准备。此外,数据分析挖掘还优化了水资源分配,减少浪费,有力促进了节水型社会建设。
生态优先,打造绿色生态走廊
雨污分流不仅助力绿色生态,也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一环。雨污分流改造过程中,市市政建管中心将工程的“最后一公里”与百姓需求顺利“接驳”,让“闹心”转为“舒心”。在推进硬件建设的同时,太原市还将同步推进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如透水砖铺设、下沉式绿地等,利用自然生态系统调节城市微气候,增加城市绿化覆盖率,提升空气净化和降尘效能。通过这些措施,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环境,还能为市民提供更多的休闲健身空间,提高生活品质。
据太原市市政建管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雨污分流改造是居民家门口的‘关键小事’,也是城市治理的‘民生大事’,把小事干好、将大事做实,正是我们想做的。”
太原市雨污分流改造项目的推进,是该市迈向生态文明建设新征程的重要里程碑,体现了太原市政府坚决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担当。随着工程的不断深入,一个更加宜居、更具韧性的太原正逐步呈现在市民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