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11月28日,由中央网信办指导,环球网与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中交集团联合主办的“走读中国”国际媒体交流活动走进中交三航局承建的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
参与此次活动的有来自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国的十余位媒体专家和记者,及环球网、浙江日报等国内媒体。通过实地探访和深入交流,记者们全面了解了这座全球第二大单体集装箱码头的建港历程及其在智慧化转型方面的显著成效。
参观点位:穿山港区集装箱码头观景平台——全球第二大单体集装箱码头是怎样建成的
目前,宁波舟山港已成为对接“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和中国南方海铁联运业务量第一大港,同时拥有全国最大铁矿石码头、亚洲最大原油码头以及全球唯一双“千万箱级”单体集装箱码头。它还是世界上首个且唯一一个年货物吞吐量超10亿吨的超级大港。
中交集团作为世界最大的港口设计建设公司,具备港口勘察设计、码头及配套设施施工的全产业链一体化服务能力,代表了世界港口建设的最高水平。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三航局参建了宁波舟山港主要港区和重要航道的建设任务,提供了优质完善的全产业链服务,助力宁波舟山港成为我国乃至全球唯一拥有双“千万箱级”单体集装箱码头的现代化大港。
作为最早承担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建设的施工单位,自2001年起,三航局就参与了港区所有码头的施工建设。由三航局建设的穿山港区共有11个集装箱泊位,码头岸线3740米,进出港航道水深达22.1米以上,是目前我国前沿水深最深、泊位等级最大、装卸设施最先进的集装箱码头之一,可接卸全球最大的2.3万标准箱集装箱船。其中,穿山港区四期集装箱码头工程荣获2010至2011年度国家优质工程奖、2011年度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穿山港区五期集装箱码头工程荣获2018至2019年度国家优质工程奖。
“就像他们刚介绍的那样,宁波舟山港的吞吐量更大,(航线)几乎覆盖了全世界、各大洲。说实话,这让我很感兴趣,也很惊讶。”深入了解了宁波舟山港的发展历程、港口文化及其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地位后,来自土库曼斯坦国家电视、广播和电影委员会国际信息中心记者巴特尔·列杰波夫在观景平台处激动地说道。
参观点位:车辆游览码头平台——三航局打造国内最早的全防腐码头
记者们乘车深入码头现场,在公司穿山港区项目经理余振刚的讲解中,海内外媒体朋友们了解到公司在高效打造品质码头上的创新实践与进取态度。
他提到,穿山港区所在水域是我国海水腐蚀破坏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通常,码头使用10至20年后,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维护。项目团队通过对码头的耐久性进行研究,提出了以提高混凝土、钢管桩耐久性为主,提高强度等级为辅的码头结构耐久性设计方案。
通过比较和分析,项目团队充分考虑涂层种类、涂覆质量和当地施工环境的情况,变单一防腐为防腐蚀涂料和牺牲阳极、保护阴极的联合防腐。同时,在防腐涂料和喷涂工序上进一步革新,将涂料改为环氧涂料,使钢桩在本身满足防腐20年的基础上,多延长了30年使用年限。
来自哈萨克斯坦纳扎尔传媒网主任编辑加济扎·乌扎克记者亲眼目睹了繁忙的港口景象,望着坚实的码头平台承载着高耸的桥吊和繁忙的运输车辆,她表示:“我觉得这里非常震撼,我以前没有近距离看过这么大的港口。”
此次交流活动再现了三航局建设第一大港的艰辛历程,让中外朋友共同领略了三航人奋勇争先的建港精神。未来,三航局将持续助力世界一流强港建设,擦亮中交港口建设硬核品牌。
上一篇:河南焦作:文明织锦 家园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