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7月11日,《室内装配式装修工程技术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在武汉正式发布。
中华建设网讯(记者 李孟 通讯员 何洪普 周俊)7月11日,《室内装配式装修工程技术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在武汉正式发布。作为装配式装修领域的重要技术规范,该标准由武汉建筑业协会归口管理,中建三局钢构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和能人居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市绿色建筑发展促进中心、武汉建筑装饰协会联合起草,标志着武汉市建筑装修行业向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迈出了关键一步。
发布会现场
该《标准》以全生命周期管理为核心,从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到设计、生产供应、施工安装、工程质量验收、使用维护及智能建造应用9个方面,构建了覆盖装配式装修全流程的技术体系。其核心理念在于推动“设计—生产—施工—运维”一体化协同,通过模块化设计、标准化生产、装配化施工,实现装修过程的高效、低碳与高品质交付。
发布会现场
《标准》特别强调“BIM+”技术的深度应用,要求以建筑信息模型为基础,打通设计、生产、施工的数据链,实现从工厂预制到现场拼装的无缝衔接,让装修从“手工作坊”迈向“智能制造”。例如,通过数字化排版定制和精准化材料管理,确保瓷砖、墙板等部品在工厂内毫米级精度加工,现场仅需简单拼接即可完成安装,彻底告别传统装修的切割、焊接、湿作业等高污染工序。
装配式装修的核心在于“干式工法”与“部品化生产”。《标准》明确要求,装修部品应遵循工厂预制、现场装配的原则,管线与结构分离,所有模块可灵活拆装更换,甚至房屋格局亦可随需求调整。这一模式不仅大幅缩短工期(传统装修30天,装配式仅需10天),更显著降低能耗与人工成本,解决建筑行业用工紧张难题。
汉芯公馆样板房
在位于武汉市江岸区解放大道的汉芯公馆项目现场,装配式装修的“智能速度”令人耳目一新:门套、窗套、地板等均为工厂预制的半成品,工人仅需借助标准化支撑件和装配化挂件,即可实现“零粉尘、零噪音”的高效安装。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从一颗螺丝的定位到整体模块的适配,均实现数字化精准管理。工厂按图生产,现场按‘积木’拼装,装修误差控制在毫米级。”
汉芯公馆样板房
据了解,汉芯公馆作为武汉智能建造试点项目,成为《标准》落地的标杆。其交付标准全面应用装配式地面、墙面、天花体系及快装水电技术,现场免开槽、免抹灰,全干法施工实现“零湿作业”。
武汉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绿色建筑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张凯谈到,当前我国城乡建设正在从“增量扩张”迈向“存量提质”的新阶段,发展装配式装修不仅是提升建筑品质、践行绿色低碳的必由之路,更是满足人民对“安全、舒适、绿色、智慧”好房子核心需求的关键抓手。下一步,中心将结合不同的建筑形态,进一步推广应用室内装配式装修技术标准,全面提升室内装修的效率和品质,培育装配式装修集成产业,促进武汉市建筑产业的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