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在送别2024年,迎来2025年之际,全国各地住建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总结2024年的工作,提出了2025年推动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
2025:住建领域春耕忙
全国各地推动住建事业高质量发展新思路集锦(3)
中华建设网讯 (记者 阎秋) 在送别2024年,迎来2025年之际,全国各地住建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总结2024年的工作,提出了2025年推动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
重庆市:
记者从重庆市日前召开的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24年,全市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抢抓中央增量政策机遇,顺利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建设提速提效,房地产市场出现积极变化,建筑领域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改革创新动能持续激发,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
2025年,将紧扣做实“两大定位”、发挥“三个作用”、打造“六个区”,坚持稳进增效、改革创新、除险固安、强企富民工作导向,抢抓国家超常规宏观政策机遇,努力在现代化新重庆建设中作出新贡献。
将以中心城区一体化治理为牵引,重点实施“六大攻坚行动”,强力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轨道交通分担率提升、排水管网建设改造、城市片区更新、城中村改造、两江四岸整体提升等工作。
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回稳向好,把“好房子”建设作为重点,加力实施危旧房改造,加强保障性住房供给,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
加快建筑业转型升级,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壮大市场主体,积极培育绿色建筑新增长点,推动智能建造上下游产业建圈强链,努力发展建筑行业新质生产力。
聚焦重点领域、突出实战实效,全面发力纵深推进超大城市地下管线大综合一体化治理机制等“十大改革”,把改革作为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的主引擎,在住建领域取得更多标志性改革成果。
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纵深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加快房屋外墙砖脱落问题专项整治,加强自建房安全隐患整治,扎实开展建设领域消防安全隐患治理,坚决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全面加强党对住房城乡建设工作的领导,始终把旗帜鲜明讲政治摆在首要位置,始终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全力做好市委巡视整改工作,聚焦既定目标任务狠抓落实,以实际行动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陕西省:
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日前召开的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房地产和建筑业逆势企稳,在稳增长上挑大梁;城市更新行动深入推进,在惠民生上办实事;聚焦城市管理精细高效智能,在强治理上提质效;紧盯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防范化解安全隐患,在防风险上下功夫,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迈上新台阶。
2025年,将持续加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加快推进“好房子”建设。
加快保回迁和保障房建设,有力有序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
大力实施城市更新,持续推进完整社区建设、地下管网管廊建设改造、建筑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
强化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着力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升城市管理服务质量。
扎实推进县域城镇建设,谋划新一轮县城建设行动,实施新一轮100个重点镇建设行动。
持续巩固建筑业支柱产业地位,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
系统性防范化解行业安全风险隐患。
打造高水平“数字住建”,加快推进“新城建”。
山东省:
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日前召开的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24年,山东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锐意进取、实干担当,各项重点任务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2024年,着力巩固支柱产业,住建经济运行更稳;着力改善住房条件,民生兜底保障更实;着力促进品质提升,城镇建设治理水平更高;着力加快绿色转型,城乡人居环境更美;着力推动重点改革,住建领域营商环境更优;着力夯实工作基础,住建事业高质量发展根基更牢;着力守牢底线红线,住建安全稳定形势更好;着力加强作风建设,党建业务融合更深。
2025年,将稳住楼市,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探索打造宜居宜业美丽村镇新样板,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统筹实施绿色发展、法治建设、科技创新、行政效能、本质安全提升行动,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
将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全力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一是积极促进住房消费;二是大力推进好房子建设;三是切实防范化解房地产风险;四是持续健全住房保障体系;五是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制度作用;六是改革完善房地产基础性制度。
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聚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一是筹备召开全省城市工作会议;二是加强城市更新顶层设计;三是有序实施更新改造任务;四是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利用;五是完善基础设施体系化建设;六是擦亮新时代规范执法、亲情服务“山东城管”品牌。
探索打造宜居宜业美丽村镇新样板,着力改善农村现代生活条件。一是深化小城镇创新提升行动;二是持续抓好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提升;三是塑造“鲁派民居”新范式;四是加强农房质量安全监管。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建设现代化建筑产业体系。一是大力发展新型建造方式;二是支持建筑业做优做强;三是优化建筑业发展环境。
开展绿色发展提升行动,促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一是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二是深入开展住建领域环保攻坚;三是积极促进城市绿地提质赋能。
开展法治建设提升行动,切实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水平。一是健全法规制度体系;二是健全行政执法工作体系;三是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开展科技创新提升行动,有效激发住建事业发展动能活力。一是建成一批科技创新平台;二是培育一批科技创新企业;三是实施一批科技计划项目;四是推广一批“四新技术”成果;五是完善“数字住建”体系。
开展行政效能提升行动,持续优化住建领域营商环境。一是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二是优化行政审批服务;三是夯实标准基础支撑;四是提高行业统计质效。
开展本质安全提升行动,坚决守牢住建领域底线红线。一是巩固燃气安全“十大攻坚行动”成效;二是推动建筑施工提质筑安;三是常态化开展既有房屋安全监管;四是严抓市政运维安全;五是提升消防审验服务水平;六是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能力建设。
湖北省:
记者从湖北省日前召开的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了解到, 2024年,湖北省住建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强基固本、改革创新、聚势提升”为主线,锚定“6815”工作重点,顶压前行,攻坚克难,奋进突破。经受住一个又一个考验,闯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房地产、建筑业“两大支柱”税收占全省的18.2%,增加值占全省GDP的13.2%。房地产销售在全国率先回正,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加0.5%,全国第三、中部第一;建筑业产值同比增长5.8%,规模全国第四、中部第一;市政设施投资总量全国第二、中部第一;建设7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6万套城中村改造安置房、6496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3501部电梯、6.5万盏路灯、8.2万个网红井盖、260个口袋公园、15.7万个新增公共停车泊位、614亿元公积金贷款助力140余万人安居……
2025年,将按照“更新提质、精明增长”要求,锚定“改革、提质”主线,完成好“8929”重点工作。
打好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硬仗。推动供给转型,供给模式要从传统开发模式转向综合运营服务模式,从“卖房子”转向“卖服务”,从单一价值创造转向多元化价值创造;供给主体要将房地产开发企业、物业企业、商业企业三个市场主体整合为一个城市社区服务的综合供应商;供给产品要提高品质,丰富种类,着力满足多样化住房需求。充分激活需求,要继续采取“大数据+铁脚板”方式,把需求摸精准,对返乡置业、教育置业、改善性置业群体分类施策。用足用好国家“442”等增量政策。防范化解风险,加强土地供应总量和结构管控,加快优化住房供应链平台,推动存量风险出清,严防新增风险。
打好城市更新提质硬仗。树牢城市更新提质、精明增长、以需定供、运营前置、城市“体检—设计—更新”闭环等“五大理念”。实施好城市更新体制机制优化、“三区一园一村”更新改造、市政设施改造、“两重”“两新”项目提效、城市运营破题等“五大行动”。
打好提升城市治理效能硬仗。实施城市细管行动,推进“四个城市”建设提效,城市容貌提质,垃圾分类提档;实施城市智管行动,推进城市运管服平台、“全市一个停车场”市县“全覆盖”;实施城市众管行动,狠抓物业管理,大抓商户自治,严抓城管队伍建设。
打好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硬仗。实施绿色低碳县城建设行动,全面落实绿色低碳县城建设“1+4”标准,构建县城体检评价体系;实施乡村人居环境品质提升行动,建好小城镇,规范农民建房,治理好农村生活垃圾和乡镇生活污水;实施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行动,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促进城旅融合发展。
打好打造“湖北建造”升级版硬仗。实施建筑业改革深化行动,加快推进工程组织实施方式改革、工程监理制度改革、工程造价市场化改革、竣工验收制度改革和建筑市场主体转型;实施智能建造扩面行动,坚持向新而行,推动聚链成群,实现遍地开花,持续擦亮“湖北建造”品牌;实施绿色建造提质行动,推动从绿色建材、绿色建造、绿色住宅到绿色生活全生命周期的绿色低碳转型;实施建筑品质提升行动,工程设计要提质,质量问题要严治,要下大力气狠抓园林绿化品质;实施建筑市场环境优化行动,持续深化“三包一挂”等建筑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和专业技术人员“挂证”专项治理,着力破解企业“结账难”“接活难”,支持企业“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继续深化“个十百千万”工程。
打好科技创新能力整体跃升硬仗。要搭建高能级创新平台,开展高水平科技研发,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助力全省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打好提升城市安全韧性硬仗。实施城市运行安全保障行动,加快构建“111N”新型城市基础设施体系;统筹推进建筑施工安全治本攻坚行动、“安全气”保障行动、实施既有房屋安全治理行动,实现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互促共进。
打好夯实住建事业高质量发展基础支撑硬仗。群策群力谋划好“十五五”发展,扎实做好住建领域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夯实法治基础,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建设工程标准供给,提高统计工作水平,抓好信访维稳,管好用好城建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