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记者从国新办日前举行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带来了庞大交通运输需求,预计2024年全年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约3.8万亿元,保持高位运行;目前我国综合立体交通网总里程已超过600万公里。
中华建设网讯 (记者 韩冬) 记者从国新办日前举行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带来了庞大交通运输需求,预计2024年全年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约3.8万亿元,保持高位运行;目前我国综合立体交通网总里程已超过600万公里。
据交通运输部总规划师吴春耕介绍,预计2024年全年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约3.8万亿元,保持高位运行。
一大批重大交通工程项目顺利实施,如,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建成通车;池州至黄山、沪苏湖等高铁建成投运;兰海、银昆国家高速公路主线今年实现贯通;张汶高速公路郎木寺至汶川段、平陆运河、上海港洋山港区小洋山北集装箱码头等一些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建设,长江中游荆江河段航道整治二期工程也开工建设。
近一段时间,围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贯彻落实《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制定出台《加快建设交通强国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2025年版)》,包括20个左右重大工程包、40个左右单体重大项目,都将在2025年谋划启动或者有序推进实施。
重大工程包主要包括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联通提质工程、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网完善工程、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工程、都市圈城际通勤效率提升工程、内河水运体系联通工程、沿海港口提升工程等。
在建成方面,将力争建成常泰长江大桥、乌尉高速公路等项目,实现国家高速公路“71118”主线基本贯通。
在续建方面,将加快推进沪渝蓉沿江高铁、广东狮子洋通道、平陆运河、小洋山北集装箱码头、宁波舟山港大型港航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建设,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在新开方面,将推动G3033奎屯至独山子至库车高速公路,也就是常说的新疆独库高速公路,长江口南槽航道治理二期工程、广州港南沙港区五期工程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
在谋划方面,将加快推进G0412深珠通道、江苏锦文路过江通道、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后续完善工程等一批项目前期工作,加大项目储备力度,为稳定明年交通运输有效投资打下坚实基础、提供有力保障,为服务扩大内需作出交通运输新贡献。
目前我国综合立体交通网总里程已超过600万公里,预计铁路营业里程超过16万公里,高速铁路里程超过4.6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约19万公里,高等级航道通航里程超过6.7万公里。特别是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6轴7廊8通道”已建成路线里程超过26万公里,建成率约90%,这也标志着我国交通强国建设迈出了新步伐。
“6轴”指的是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和成渝双城经济圈这四个经济发展极之间的交通主通道;“7廊”主要是指西部陆海新通道等7条交通走廊;“8通道”是指沿边通道等8条交通通道。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李扬指出,“四好农村路”建设是一项民心工程,也是一项德政工程,经过十余年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十年来,新改建农村公路250万公里,截至2023年底,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460万公里,实现了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
下一步准备在四个方面进一步推动落实。在建设方面,2025年计划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0.5万公里,新增通硬化路较大规模的自然村(组)1.24万个,同时推动农村公路骨干路网的提档升级,按照三级及以上公路标准,打通乡镇、主要经济节点对外快速通道,推进较大人口规模的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建制村通等级路。
在养护方面,重点关注的是安全,2025年计划完成安全生命防护工程5万公里,实施修复性养护工程。此外,还给沿线农民带来了很多就业机会,持续推动就业增收。
在运营方面,继续推动提升城乡客运均等化服务水平,特别是优化农村物流服务,畅通农民群众在出行、货运物流、寄递服务方面的“最后一公里”。
在融合发展方面,将深化“美丽农村路”,统筹建设农村公路、优化村镇布局、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让更多的农村路变得更美,让农民有机会更富,促进产业振兴,服务现代乡村全面振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