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环境好了,游客多了,生意也旺了!”粮道街餐饮老板感慨于街区的点滴变化。为深入贯彻“迎国庆、办文博、游武汉”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作要求,武昌区积极响应市城管委开展环境卫生补短板百日攻坚专项行动,以网红美食街粮道街为试点,采取一系列措施将其打造为示范街区。
中华建设网讯(通讯员 白丹 亢长宏 黄雄文)“环境好了,游客多了,生意也旺了!”粮道街餐饮老板感慨于街区的点滴变化。为深入贯彻“迎国庆、办文博、游武汉”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作要求,武昌区积极响应市城管委开展环境卫生补短板百日攻坚专项行动,以网红美食街粮道街为试点,采取一系列措施将其打造为示范街区。
上门宣传,实现商户从“被动接受”向“主动参与”转变
“以前总是收到让整改的文书,但具体怎么改、环境卫生的细致标准不是完全清楚。”粮道街餐饮店商户李女士拿着收到的《环境卫生责任告知书》说道,有了细分的责任清单,我们也知道该怎么维护了。
武昌区此次整治行动首推共情执法融入商户“门前三包”责任制,粮道街道综合执法中心向沿街商户发放告知书,明确商户责任清单和整治标准。在广泛宣传基础上明确商户责任,科普相关法律法规,让商户从“被动接受管理”转变为“主动参与治理”,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得到双重提升,街区环境面貌也随之焕然一新。同时也进一步规范了涉企执法,优化了营商环境。
“告知书不是‘罚单’,而是共建‘契约’。”粮道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责任上墙、服务下沉”模式,引导商户意识转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终形成“街道引导、商户主体、群众监督”的共治闭环。
多措并举,实现清洁管理从“末端清理”向“源头控制”转变
针对美食街部分餐饮店油污污染问题,粮道街采取“生物降解+物理防控”组合方法。在早餐及宵夜集中区域,环卫部门强化高压清洗车冲洗频次,通过安装油水分离器、铺设地垫等方式实现对餐饮店产生的油污进行分解处理,并建立规范的废弃油脂收运体系。
“对于具备安装油水分离设施条件的商户,我们将遵循‘应装尽装’的原则,全面安装油水分离器。”武昌区粮道街环卫所所长曾亚洲表示,大型餐饮企业由于厨房面积较大,能够安装的均已完成安装;而对于小型餐饮商户,则通过在操作台下安装简易油水分离设施,确保全部实现油水分离,并已建立规范的废弃油脂收运体系。
“部分商户门口排队顾客众多,门前铺设的地垫不仅能有效防止油污扩散,还能保持美观整洁,显著减轻环卫工作压力。”曾亚洲介绍,铺设地垫作为一种投入小、见效快的源头治理措施,效果显著。目前,针对易产生油污的餐饮商户,已全面完成防油污地垫的铺设工作。
粮道街上每隔一段距离,便可见到焕然一新的垃圾分类投放点,其图文并茂的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外观格外引人注目。整条街的12处垃圾分类投放点均采用贴纸美化,不仅有效引导人们进行分类投放,而且具有防水、易于擦洗等特性,大幅提升了粮道街的整体形象。
长效管理,实现整治成果从“短期改善”向“持续巩固”转变
作为传统美食街,日均垃圾量较一般街道要多。武昌区环卫部门在收运体系优化方面,实施“30分钟巡回保洁+15分钟应急响应”机制,通过增加巡回保洁人员、配置快速保洁车等措施,确保实现垃圾“即满即清”。“整治后效率得到大幅提升,商户很满意,也让游客逛得舒心,吃得开心。”武昌区环卫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节假日高峰期垃圾滞留时间将大幅缩短。
为防止问题反弹,粮道街道建立由城管、市场监管等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每周开展不定期专项检查,并逐项记录,形成“发现-处置-反馈”的数字化管理闭环。
近段时间以来,武昌区开展整体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作为“百日攻坚”行动的核心组成部分,通过持续且集中的治理措施,使街区路面焕然一新,商户满意度显著提升,初步实现从“短期改善”到“持续巩固”的深层转变。
下一步,武昌区将通过区街联合、多部门协作,持续推动“百日攻坚”行动,进一步探索“管理+赋能”相结合的新路径,全面提升整体环境品质,推动古城武昌焕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