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为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培养青少年环保意识,7月7日上午,武汉市汉阳区城管执法局环卫科分类专班走进晴川街道中海大厦青少年空间,在暑期托管班开展生活垃圾分类主题宣讲活动,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在孩子们心中播撒绿色环保理念的种子,培养他们成为垃圾分类的践行者与传播者。
中华建设网讯(通讯员 肖赟 鲁艳珍)为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培养青少年环保意识,7月7日上午,武汉市汉阳区城管执法局环卫科分类专班走进晴川街道中海大厦青少年空间,在暑期托管班开展生活垃圾分类主题宣讲活动,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在孩子们心中播撒绿色环保理念的种子,培养他们成为垃圾分类的践行者与传播者。
活动中,汉阳区城管执法局金牌宣讲员、“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达人”卢孟越化身“环保老师”,借助图文并茂的PPT和生动有趣的动画短片,通过提问、抢答等互动形式,向孩子们讲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四分法”分类标准和常见误区。“大棒骨质地坚硬难降解,属于其他垃圾;用过的纸巾被污染不宜回收,同样是其他垃圾。”卢孟越用通俗的语言耐心讲解,孩子们认真聆听,不时举手提问,现场互动氛围热烈。
为促进理论与实践结合,活动设置了沉浸式体验环节。工作人员准备印有不同类型垃圾的卡片和蓝、红、绿、黑四色分类垃圾桶模型,孩子们分组将“垃圾”卡片投放进对应垃圾桶。“过期药品是有害垃圾,要放进红色垃圾桶!”孩子们积极参与,现场工作人员一对一指导,帮助他们巩固知识。
在创意手工环节,工作人员引导孩子们利用废旧纸张、塑料瓶、易拉罐等可回收材料制作环保手工作品。很快,收纳盒、笔筒、小摆件等精美实用的物品在孩子们手中诞生。“废品还能变成这么有趣的东西!”看着自己的作品,孩子们满是自豪。此次动手实践,让孩子们深刻认识到可回收物的再利用价值,体会到环保的乐趣与成就感。
活动最后,工作人员向小朋友发放生活垃圾分类科普手册,鼓励他们将知识分享给家人朋友,带动更多人参与垃圾分类,还呼吁孩子们从自身做起,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活动很有意义,既让孩子学到知识,又培养了环保意识和责任感。”一位家长说道。
据汉阳区城管执法局环卫科分类专班现场负责人介绍,此次生活垃圾分类课程活动将持续至8月15日,分两批走进星空大楼、桃花岛、惠民苑、江宁青少年空间等21个暑期“爱心托管班”。下一步,汉阳区将继续开展多样化环保宣教活动,让更多人了解环保知识,践行绿色生活,为建设美丽家园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