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设网讯(通讯员 朱仙红)12月10日,家住石牌岭路文翰苑小区的79岁老人姚能书给洪山区城管执法局送来一面锦旗,感谢他们帮助解决了困扰小区多年的“出门难”问题。
“插花地带”成盲点,居民多年出行难
文翰苑小区于1994年建成使用,紧邻石牌岭路,目前居住着400多人,且大多数为老人。小区地势高,只有石牌岭路一个出入口,由此进出需要跨过2阶15厘米高的台阶,老人或残障人士出行、居民开车进出都需要跨过台阶,非常不便。同时,如果小区发生火灾,消防车也无法进入,存在严重的消防安全隐患。
多年来,小区居民多方反映,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原来,文翰苑处于“插花地带”--楼栋属于武昌区,但小区门口的道路归属洪山区。
为了便于车辆进出,小区居民先后在人行道高约15厘米的路沿石上铺设了铁板与木板。但是,这些板子影响了行人和道路车辆的安全,多次被洪山城管依法暂扣。
华科教授热心肠助推问题解决
事情在10天前出现了转机。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赵宪尧在文翰苑附近办事时,偶然听到居民抱怨出行难的问题。期间,居民还指责城管收走了他们的木板。
从事城市规划和道路设计一辈子的赵宪尧随即向居民解释,造成如今出行难的根源在于当初的设计不合理,没有考虑到后来车辆与人员进出的问题。他表示,居民不应该指责城管,因为木板的设置既影响了市容市貌,又对交通安全产生危害,收走木板是城管的职责所在。
虽然赵教授不在文翰苑居住,但他把居民的诉求记在了心里。本就热心参与城管工作的他随后亲自前往洪山区城管执法局反映问题。
洪山城管立即响应修路解决出行难
在了解到市民的痛点后,洪山城管执法局迅速派人前往现场查看,借着石牌岭路人行道翻新改造的机会,制定了解决方案。
洪山区城管执法局市政设施和景观管理科工作人员曾昭宁介绍,他们在动工前多次征求了居民意见,并与人行道下方埋藏的天然气管道及光缆权属方取得联系,这才进行施工改造。
为了不影响居民白天出行,工作人员只能在夜间施工,工程于7日顺利完工。记者在现场看到,一条长7米,宽3米的沥青道路从小区门口延伸至石牌岭路,老人和车辆都可以很方便地进出小区,困扰居民多年的出行难问题终于得到解决。
姚能书老人表示:“道路修好后,老人、小孩和车辆出行都非常方便了”。随后,他还对城管工作人员竖起了大拇指,并在现场赠送了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