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春节假期,全国多地重点工程、重大项目施工现场热火朝天。从西南腹地到渤海之滨,从江南水乡到西北高原,建设者们用实干描绘高质量发展画卷。
中华建设网讯 (记者 马金言 )在乙巳蛇年新春的喜庆氛围中,神州大地奏响重大项目建设的奋进强音,近百万建设者以"开局即决战"的奋斗姿态,用实干担当绘就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夯基固本 水利工程润泽民生
在广西象州县的阡陌纵横间,下六甲灌区输水工程正如火如荼推进。总长673.5公里的输水动脉上,54岁的卿明勇带领团队在500米干渠段展开"凿毛"作业。振捣机的轰鸣声中,这项惠及59.2万亩沃野的民生工程稳步推进,未来每年可增产粮食16万吨、糖料蔗50万吨,让"中国糖罐子"的成色更足。
千里之外的鄂西深山,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主导的引江补汉工程正穿越地质迷宫。400米深处的隧洞内,"江汉平安号"双护盾硬岩掘进机以日均15米的速度开凿地下长城。作为连接三峡与丹江口水库的"水脉",这项近200公里的超级工程集结10台掘进利器,攻克12处重大地质风险点,将为国家水网主骨架再添战略支点。
动能转换 绿色能源筑基未来
渤海湾畔,山东HG14海上光伏项目正书写能源革命新篇章。国内首创的钢桁架平台式固定桩基技术,让1吉瓦装机容量的"海上蓝板"傲立潮头。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可达14.2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118万吨,开创"渔光互补"的生态经济新模式。
在辽东半岛,东北亚氢基能源加注基地建设正与潮汐竞速。施工团队在零下15℃的寒潮中,运用BIM技术精准控制128根钢管桩施工,打造年吞吐量200万吨的清洁能源枢纽。通过智能管廊系统,未来氢基能源产品将实现"出厂即装船"的无缝衔接,为"双碳"目标注入强劲动能。
阡陌经纬 交通动脉贯通山河
山城重庆,西部最大高铁枢纽——重庆东站正进行最后冲刺。123万平方米的超级站房内,靳泽亮团队攻克3毫米不锈钢曲面拼接技术,让6棵巨型黄桷树艺术柱绽放巴渝风情。这座拥有8层立体交通体系的国家枢纽,建成后将实现1.6万人次/小时的旅客吞吐量,重塑西部陆海新通道格局。
赣南群山深处,瑞梅铁路控制性工程三百山隧道昼夜不息。施工团队创新聚能爆破技术,在Ⅴ级围岩中创造月进尺180米的施工纪录。这条240.3公里的钢铁巨龙,将终结三县不通铁路的历史,使赣粤时空距离压缩至2小时,每年带动沿线260亿元特色农产品出山。
新春的爆竹声里,大国工匠们用汗水浇筑时代丰碑,一个个超级工程正挺起高质量发展的脊梁。
这些凝固的时代乐章,不仅丈量着中国速度,更诠释着"人民至上"的发展哲学,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注入澎湃动能。
上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