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近日,在大同市云冈区窑子坡村爱心积分超市,货架上商品琳琅满目,前来兑换物品的村民络绎不绝。
近日,在大同市云冈区窑子坡村爱心积分超市,货架上商品琳琅满目,前来兑换物品的村民络绎不绝。
“在这里,积分就是‘货币’,村民们通过参与村级的各项事务获取积分,再用积分兑换所需物品。积分能换东西是小事,关键是让大家明白,村里的事就是自家的事。”窑子坡村党支部书记胡晶说。
坐落于大同市云冈区七峰山脚下的窑子坡村,曾经是个沟壑纵横的小山村。如今,窑子坡村探索出“集体控股+村民参股”的发展模式,通过“产业强基、生态筑基、治理提效、文明铸魂”的发展路径,徐徐铺开和美乡村的生动画卷。
从“脏乱差”到“绿富美”,窑子坡村下足“绣花功夫”。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窑子坡村硬化村内道路及巷道并入户,改造全村的自来水管道4715米,完善弱电管网改造,218户通过“煤改电”实现清洁取暖。
在窑子坡村,400余亩荒山披绿装,8万株树木构筑生态屏障,30%的绿化覆盖率让村庄成为“天然氧吧”;街心公园的健身器材、直饮水净水机、分类垃圾桶等细节处,彰显着民生温度。
近年来,在窑子坡村党支部带领下,“四议一审两公开”制度落地生根,三十余项村规民约规范运行,党务、村务、财务全程阳光公开;舞蹈队、志愿服务队活跃乡间,让崇德向善的新风尚融入日常。
“如今的窑子坡村,既有运输车队的忙碌身影,也有村民公园散步的悠闲惬意;既有数字电视、视频监控的现代便捷,也有邻里互助的淳朴温情。”窑子坡村党支部书记胡晶表示,窑子坡村将继续凝聚共识,找准特色路径,激活内生动力,让和美乡村的愿景照进现实。(马静波 宋佳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