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长港镇峒山村:12年城乡融合书写乡村振兴“中国样板”

发布时间:2025-07-22 17:12 来源:鄂州政府网

核心摘要:十二载春秋更迭,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鄂州峒山村时留下的殷殷嘱托,如今已化作这片土地上的生动实践。从“传统村落”到“全国样板”,峒山的蜕变不仅是鄂州城乡融合发展的缩影,更折射出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系统性突破——当城市与乡村从二元对立走向有机共生,发展的逻辑便从“资源虹吸&rd...

十二载春秋更迭,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鄂州峒山村时留下的殷殷嘱托,如今已化作这片土地上的生动实践。从“传统村落”到“全国样板”,峒山的蜕变不仅是鄂州城乡融合发展的缩影,更折射出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系统性突破——当城市与乡村从二元对立走向有机共生,发展的逻辑便从“资源虹吸”升格为“价值共创”。

 

从“城乡割裂”到“全域协同”。峒山的启示首先在于“顶层设计重构乡村空间价值”。传统城镇化进程中,乡村往往被动承接城市溢出的发展成本,而鄂州以《峒山旅游新社区总体规划》为起点,将基础设施、生态保护、产业布局纳入同一张蓝图,这种“全域规划”思维,本质上是对城乡资源分配权的再平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乡村振兴是一盘大棋”,鄂州用12年证明:当乡村打开城乡融合发展新空间,土地不再是沉默的生产资料,而是承载乡愁、孕育新业的活力载体。

 

从“单向输血”到“价值循环”。峒山最深刻的变革,在于激活了城乡要素流动的“化学反应”。推进“三变改革”、建立“五老+三乡”人才库、成立村级公司,让财政资金与社会资本形成合力……这些实践直指乡村振兴的核心命题——要素流动必须突破制度壁垒。鄂州的探索表明:城乡融合不是城市对乡村的“扶贫”,而是通过制度创新,让人才、技术、资本在城乡间形成“对流”,最终实现“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从“基础覆盖”到“品质共享”。峒山的治理创新,诠释了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峒山方案”。15分钟医疗圈、垃圾分类闭环体系、网格化精细管理……这些举措超越了“有没有”的初级需求,直指“好不好”的品质追求。更可贵的是,鄂州将现代治理与传统文脉有机融合:做好传统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建设科普馆、乡愁记忆馆与研学基地,这种“硬件升级+软件赋能”的双轮驱动,正是“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理念的鲜活注脚——持续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农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站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鄂州12周年的节点回望,峒山之路愈发清晰:城乡融合发展的本质是重构城乡关系,当城市现代性与乡村传统性实现创造性融合和转化,便能催生“乡愁”的现代化图景,“长港的岸边一幅画,老屋古树是我的峒山老家”——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最美峒山意象。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