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城乡记忆

道不尽的萱草花

发布时间:2025-07-12 11:10 来源:本站原创

核心摘要:我们的院子里花木扶疏,绿树成荫,青草铺地。清晨的阳光洒进院中,也照亮了北楼下面一丛丛橘红色的萱草花——它们在绿叶间悄然绽放,花色格外醒目,仿佛是一束束燃得正旺的金黄色火焰,灼灼地跳入人们的眼帘。这种被古人称作“忘忧草”的植物,不仅承载着数千年的文化密码,更是现代人触手可及的自然治...

 

道不尽的萱草花

王秋和

 

 

我们的院子里花木扶疏,绿树成荫,青草铺地。清晨的阳光洒进院中,也照亮了北楼下面一丛丛橘红色的萱草花——它们在绿叶间悄然绽放,花色格外醒目,仿佛是一束束燃得正旺的金黄色火焰,灼灼地跳入人们的眼帘。这种被古人称作“忘忧草”的植物,不仅承载着数千年的文化密码,更是现代人触手可及的自然治愈师。要知道,在康乃馨作为母爱的象征从西方传入之前,华夏大地早已生长着一种“母亲之花”,便是面前这些蓬勃热烈开放的萱草花。

 

萱草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其又名“谖草”,“谖”即“忘”之意。其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诗经・卫风・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朱熹注曰:“谖草,令人忘忧;背,北堂也。”北堂本指母亲居所,古人便认为种在这里的萱草能消解忧愁。

 

古时候流行一种风俗,游子远行前常会在北堂种上萱草,盼着母亲能减轻思念、忘却烦忧。花开花落间,萱草便默默承载着人间至纯的牵挂。这便是萱草被称作“中国母亲花”的渊源,比西方引进的康乃馨早了两千余年。萱草能够深深地扎根于华夏的土地上,经久不衰,是因为它即使花已开过,花朵已然凋零,但花梗却依然倔强地挺立着,枝头结出小小的青果。好似生出的铃铛,在风中无言地摇曳着未来的种子,循环往复着生命之轮回,按部就班地完成大自然交付的神圣使命。

 

萱草的“忘忧草”美名流传已久。西晋张华编撰的神话志怪小说集《博物志》中便有记载:“萱草,食之令人好欢乐,忘忧思”,“忘忧草”之名由此更盛。唐代白居易在《酬梦得比萱草见赠》中写下“杜康能散闷,萱草解忘忧”。孟郊《游子诗》中“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的诗句,更将萱草与母爱、思念紧密相连。元代王冕《偶书》中“今朝风日好,堂前萱草花。持杯为母寿,所喜无喧哗”的笔墨,则尽显萱草与家庭温情的关联。历代文人多以萱草为咏吟题材:曹植为其作颂,苏东坡为其赋诗,夏侯湛为其作赋……足见萱草在古人生活中的分量。这种植物能被称作“千年忘忧之花”,正是因其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它“忘忧”的深意,不是消弭苦难,而是于盛衰荣枯中,教会人们以草木之韧,在世间安稳扎根,繁衍生息。

 

有趣的是,萱草花的英文名 “Daylily(一日百合)”恰好道破了它的生物特性:单朵花仅绽放一日,但成簇的花苞能持续开花月余。这也解释了为何人们往往从暮春到盛夏才格外留意到它——萱草花细长的花瓣舒展如蝶翼,在草地上本就惹眼,只是春日繁花争艳时,它常被淹没在百花园中,反倒在暮春之后才愈发显得清丽或灿烂。

 

萱草作为常见植物,更兼具药用价值。《本草求真》中记载:“萱草味甘而气微凉,能去湿利水,除热通淋,止渴消烦,开胸宽膈,令人心平气和,无有忧郁。”现代研究也证实,萱草花含有的黄酮类化合物和皂苷成分具有镇静安神作用;其根部提取物在传统医学中常用于调理肝气郁结,与古人“萱草忘忧”的认知不谋而合。足见古人将 “忘忧” 作为其别名,并非随意为之,而是源于对其特性的深刻体察。《现代本草纲目》中亦记载萱草花“具有养血平肝、通经活络等功效”,这般特性,更显萱草的珍稀与可贵。

 

或许正因如此,三国时期魏人嵇康在《养生论》中便提到:“萱草忘忧,亦为食之”,可见当时人们已将其作为食材。萱草花种类繁多,别名亦丰,“金针”“黄花菜”“忘忧草”“宜男草”“疗愁”“鹿箭”等皆是其名。不过需注意的是,部分观赏品种的萱草花含秋水仙碱较多,不可食用。

 

看到院子里长势喜人的萱草花,让我想起若干年前看到的与之相似萱草品种。在白山黑水之间的三江平原荒草甸上,遍地生长着可食用的萱草花,当地人俗称“黄花菜”。初夏时节,若无人采摘,漫山遍野的萱草花便绽放得黄灿灿的,在阳光下愈发耀眼,铺展出“只见金黄不见绿”的壮阔景象。我记得到北大荒后的第二年,初见野地里成片的黄花菜时,我们欣喜若狂,随手摘了几筐摊开摆放在营房前的瓦堆上晾晒,期盼着探亲时带回北京给家人一点惊喜——那时北京只有春节时,每户才能凭副食本购买到一点点,稀罕得很。可是我们摘的这些黄花菜晒了多日仍未干透,仿佛透着股顽强的生命力。后来遇上连阴雨,淅淅沥沥下了一周,黄花菜最终腐烂了,没能制成干品,着实令人沮丧。

 

那时兵团战士缺粮少菜,我们便想就地取材,在房前屋后摘些新鲜黄花菜直接炒食。幸亏连长及时发现并严厉制止,才让我们躲过一场灾难。要知道,有的连队多为知青,缺乏经验,曾发生过食用新鲜黄花菜中毒的事,虽因食用量少、救治及时未危及性命,却也足以警示后人。

 

我们连长是退役军人,走南闯北见多识广。他告诉我们,新鲜黄花菜含秋水仙碱,毒性不浅,绝不能直接炒食,必须经蒸、晒等工序处理;食用前还需用清水充分浸泡至软化,再用开水焯几分钟。多年后我们才知晓,反复将黄花菜焯水正是为了降低秋水仙碱含量。经蒸、晒、泡、焯后的黄花菜,便成了营养价值颇高的食材,富含蛋白质、维生素、胡萝卜素及多种氨基酸。

 

黄花菜与萱草同属阿福花科萱草属,堪称“同属兄弟”,又因花朵形似百合,难怪人们常将二者混淆。其实二者还是有区别的:黄花菜含少量秋水仙碱,经开水焯烫后可食用;而萱草(尤其是观赏品种)含大量秋水仙碱,有毒性,不可食用。从形态上看,黄花菜的花柄较长,萱草的花柄则较短——如今公园花坛、住宅小区庭院中常见的,大多是不能食用的萱草。

 

人们或许不常吃黄花菜,却多半听过一句俗语:“等得黄花菜都凉了”。它常被用来委婉批评迟到者,或形容已经等待过久了。相传在盛产黄花菜的南方某地,宴席上的最后一道菜便是黄花菜;若是等最后一道黄花菜都凉透了以后,等的人才到,众人虽有不满,却往往会以“等得黄花菜都凉了”化解尴尬,既表达了责怪之意,又不伤及对方面子。

 

其实在古代,黄花菜便常被用来比喻等待的过程。黄花菜的泡发过程漫长繁琐,最需耐心,于是便成了等待的代名词。当人形容等待过久,便会说 “等得黄花菜都凉了”,既意味着时间漫长,也藏着几分失望与无奈——这种从历史中走来的植物,就连在民间俗语里,都藏着与人间烟火相通的温度。

 

在慢慢体会这种与人间烟火相通的温度中,我耳畔似乎回荡起《萱草花》的歌声,这是在新冠疫情期间,相声演员贾玲拍的电影《你好,李焕英》的主题歌。这部电影一路高歌,票房跃居当年中国电影排行榜第二。这是一部怀念母亲,赞颂母爱的电影,深情讲述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无奈,其主题曲《萱草花》,歌词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稚嫩的童音听得令人动容。歌声中道出了母爱的温馨与情深。

 

“高高的青山上,

萱草花开放,

采一朵送给我小小的姑娘。

把它别在你的发梢,

捧在我心上,

陪着你,

长大了,

再看你做新娘……”

 

在悠扬舒缓的旋律与甜美的哼唱中,唱出了萱草花的独特韵味,道出了全天下每一位母亲对孩子最深的爱与牵挂。原来真正的“忘忧”,并非无愁无苦,而是生命纵然要经历暴风骤雨,却依然能够捧出自己的金黄色花朵,还有能够繁衍传承的果实。

0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河南焦作:匠心如炬 实干笃行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