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随着2025年的到来,中国多地楼市继续去年四季度止跌回稳的积极态势,迎来了新年“开门红”。
中华建设网讯 随着2025年的到来,中国多地楼市继续去年四季度止跌回稳的积极态势,迎来了新年“开门红”。根据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的数据,今年1月全国20个重点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同比增长了33%,达到558万平方米。这一增长趋势显示,特别是在一线城市中,市场情绪和成交量均保持在高位,预示着房地产市场的复苏。
具体而言,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同比增加了45%,优于去年同期水平及全国20城平均水平。尽管临近农历新年假期导致成交有所减少,但市场情绪仍然积极,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此外,上海二手房累计网签量也达到了18091套,延续了近三年来的逐年上升趋势,标志着二手住房交易市场亦处于稳步回升状态。
广州同样表现不俗,1月新建商品房网签面积同比增长37%,其中一手住宅网签面积增幅更是高达69%。广州各区一手住宅成交量普遍上涨,中心区成交量显著增加,占全市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反映出市场对房价回升的信心增强。
北京和深圳的二手房市场也持续升温。截至1月中旬,北京二手房网签量预计将达到1.3万套,超过过去三年同期水平。而在深圳,二手房日均录得量和网签量分别接近或超过了5000套荣枯线,表明市场需求依然旺盛。
专家分析认为,经过连续三年多轮调整后,房价已基本调整到位,特别是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的房价自2024年四季度起开始止跌回稳。展望未来,由于成交量是房价稳定的基础,如果春节后二手房成交量继续保持在荣枯线之上,那么这些热点城市的小阳春值得期待。同时,政府可能会通过适当政策助力,如公积金贷款利率优惠、“以旧换新”补贴等措施来刺激市场需求,进一步巩固房地产市场的复苏态势。
2025年房地产市场有望实现全面复苏,特别是对于一线城市来说,“小阳春”的出现将是大概率事件。不过,考虑到当前的市场状况和政策空间,限购政策不太可能全面取消,而是会在中心城市维持一定的门槛限制。这不仅有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也为后续更广泛的市场预期提供了正面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