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设网讯 据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消息,上半年城市土地收入排行榜出炉,杭州1494亿元名列第一,武汉1046亿元次之,北京929亿元排名第三。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指出,上半年全国共通过招拍挂供应土地45378宗,占地面积为14.46万公顷,同比增长5.2%;成交土地35509宗,面积为11.47万公顷,同比增长2.2%,均保持低速增长。
华东地区是土地市场的主力
分区域看,华东地区始终是土地市场的主力,土地成交13820宗,面积为4.43万公顷,成交土地价款为14561亿元,分别占全国土地成交面积和价款的38.6%和47.2%;其次是华中地区,华北地区、西南地区,成交土城面积分别为1.71、1.49、1.47万公顷,成交土地价款分别为3941、3706、3655亿元。
2019年上半年,土地成交价款前50位城市的门槛值继续提高,由上年同期的130亿元提升至145亿元。其中TOP20城市的门槛值提升更加明显,由380亿元提升到395亿元。从TOP50位城市土地成交价款的累计值看,达20705亿元,占全国土地成交总价款的比重为67.2%;其中,前20位城市成交价款达13962亿元,占全国土地成交总价款的比重为45.3%。杭州继续以1494亿元的成交价款蝉联城市排名第一位,武汉异军突起,由上年同期的第9位前进7位,占据榜眼的位置,北京则由上年同期的第4位再进1位,占据第3名。
从TOP50城市的土地溢价率来看,宜宾、合肥、南昌、深圳、成都、常州、东莞、沈阳等8城市的溢价率水平相对较高,均超过30%。长春、上海、潍坊、青岛等4城市溢价率相对较低,均在5%以内。
2019年上半年城市土地成交价款前20位的城市,其中武汉、天津、福州、上海、合肥、青岛、绍兴等7城市土地成交价款增长较快,增速超过50%。重庆、郑州、济南、佛山等4个城市出现负增长,其中济南、佛山降速较为明显,跌幅超过20个百分点。
中国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认为,土地收入20强,东部占据15个,足以看出土地市场分化严重,区域与城市之间差别巨大。
西部地区增速较快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指出,从土地成交价款看,35个大中城市中,8个城市增速超过100%,分别是贵阳、太原、哈尔滨、深圳、大连、兰州、西宁、南宁,其中有5个城市属于西部地区。
另外,从各城市的土地溢价率来看,35个大中城市中,溢价率较高的城市有合肥、成都、南昌、海口、深圳等。
严跃进分析,对于上述8城土地收入增速较快,说明其土地开发潜力被快速挖掘,尤其是部分城市受到了很多房企的关注,类似贵阳、南宁等,这都说明很多房企在寻找优质土地市场,土地溢价率也随之上涨。
在谢逸枫看来,短期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度还非常高,土地越来越稀缺,意味着未来房价上涨压力巨大。另外,供求关系可能会成为未来房价走势的一个重要因素。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还称,从土地成交面积增速来看,大连、哈尔滨、长沙3市的土地成交面积增长最快,均超过100%,贵阳、昆明、天津、武汉、兰州也保持较快增长,增幅在50%以上。同时,有14个城市土地成交面积出现负增长,其中乌鲁木齐、呼和浩特、深圳土地成交面积下降较为明显,降幅均超过50%。
房地产市场将持续分化态势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高聚辉分析,展望2019年下半年,预计在政策及预期的共同引导下,房地产市场保持低速增长,部分先行指标甚至会出现下跌,市场分化态势持续。具体到土地市场,预计土地市场在下半年会出现降温,土地溢价率也将有所回落,土地成交结构将向二三线城市集中,土地价格涨幅将放缓。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未来房地产市场走势会出现分化,房企对非优质土地定价出现下调。但对优质城市、优质土地的争抢依然激烈。虽然一二线城市调控政策严格,但对于房企来说,为了加大销售额,依然会集中拿地。
张大伟指出,从总体土地市场看,三线城市成交额下调下,不排除有进一步微调楼市政策出现。从趋势看,最近三四线城市依然相对低迷,这种情况下,房地产企业把更多资金投入到一二线城市,也是出现一二线土地市场升温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