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房地产业

合肥: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超35㎡

发布时间:2019-09-17 11:29 来源:中华建设网

核心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的增长,拥有票子、房子、车子的合肥人愈加重视起“精神消费”。日前,《合肥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出炉。数据显示,2018年末,合肥市私人轿车拥有量115.18万辆,这意味着大约平均每7个人拥有一辆私家轿车。城镇、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为35.2、42.8平方米,相当于改革开放初...

中华建设网讯  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的增长,拥有票子、房子、车子的合肥人愈加重视起“精神消费”。日前,《合肥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出炉。数据显示,2018年末,合肥市私人轿车拥有量115.18万辆,这意味着大约平均每7个人拥有一辆私家轿车。城镇、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为35.2、42.8平方米,相当于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的近7倍。
 
常住人口增加12.2万人
 
合肥常住人口808.7万人,比上年增加12.2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4.97%,比上年提高1.22个百分点。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7822.9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5%。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其中三产占GDP比重首次突破50%,达50.3%。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0%,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上涨2.7%。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0.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6.3%。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76.74亿元,比上年增长9.1%。乡村消费增速继续领先城镇,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893.20亿元,增长9.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83.54亿元,增长14.4%。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中,石油及制品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增幅较大。
1_conew1
 
私家车数量持续提升
 
新产业蓬勃发展,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110户,比上年净增444户。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4.7%,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9.1%。现代服务业增长18.7%。市场主体快速培育,全年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20.01万户,增长22.9%;年末全市实有市场主体总数83.84万户,增长20.6%。新业态持续壮大,通过网络销售的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130家,比上年增加26家,实现网上商品零售额209.18亿元,增长34.1%。网络销售火爆的同时,带动了邮政快递业务。全年快递业务量4.73亿件,增长20.9%。
 
统计显示,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193.9万辆,比上年增长14.2%,其中私人汽车165.9万辆,增长14.5%。民用轿车拥有量124.07万辆,增长12.9%,其中私人轿车115.18万辆,增长12.8%。这意味着,大约平均每7个人拥有一辆私家轿车。
 
全年国内游客1.28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5.7%;国内旅游收入1721.62亿元,增长17.3%。年末全市有星级饭店54家,其中五星级11家、四星级19家。
 
住房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合肥市住房保障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住房保障形式逐渐多样,保障力度不断增强,保障覆盖面持续扩大。
 
截至2018年底,合肥市累计建设公共租赁住房(含廉租住房)项目346个、11.93万套,累计解决了约40万人的住房困难问题;市本级发放租赁补贴1.5亿元。2008年以来,合肥市相继开工棚户区改造安置房项目236个、24.37万套,棚户区居民居住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确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基础上,不断扩大公租房保障覆盖面,公租房保障标准由2012年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不高于8840元/年提高到目前的最高不高于33187元/年。城市最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公租房补贴标准由2012年的每人每平方米10元/月调整到目前的每人每平方米18元/月,并将环卫工人、公交司机等公共服务行业符合条件的职工纳入优先保障范围。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