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房地产业

多城放宽人才落户门槛 需防范楼市过热

发布时间:2019-05-31 10:48 来源:中华建设网

核心摘要:自去年以来,多个城市频出政策,大幅降低落户门槛、给人才购房补贴,“人才争夺战”席卷全国。进入2019年,这场人才争夺战从三四线城市烧到二线城市,并愈演愈烈。

中华建设网讯  近期,国内多个城市密集调整了落户政策,不仅在购房、社保等要求上降低门槛,同时抛出购房补贴、创业贷款支持等优惠政策,招揽人才。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北京、上海这样的超级大都市常住人口呈现负增长态势。在政策吸引下,一些人已经选择“逃离”京沪等超大城市,前往其他城市发展。

放宽落户条件 “真金白银”吸引人才

日前,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指出,要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

不过早在上述《意见》发布前,一些城市已经先一步行动采取措施。

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来,已经有包括西安、南京、常州、广州、海口、大连等在内的多个城市公布了今年的户籍新政。近期,南京市新版《积分落户实施办法》公布,根据新政,南京将取消年度积分落户指标限制。此外,过去“社保连续缴纳24个月可以赋分”的条件改为只要累计缴纳城镇职工社会保险不少于24个月。《办法》还新增了三项加分指标,分别是婚姻、参军退役、从事养老服务。此次调整后,南京的落户门槛进一步放宽。

而本月起开始施行的《大连市户籍管理若干规定》也将参加社会保险满1年可参加积分落户的标准降低为6个月即可。

此外,常州取消了购房迁入房屋面积不小于50平方米的限制;西安购房落户不再受社保年限和购房时间、面积的约束;海口今年实施的人才落户新政进一步放宽落户的学历、年龄等条件……

外界分析认为,各地频繁抛出落户“橄榄枝”,意味着新一轮的“抢人大战”已经打响。

1_conew1

需防范部分城市楼市过热

记者注意到,去年成都、武汉、西安等城市就曾出台人才新政,降低落户门槛,加入“抢人大战”。今年以来,“抢人大战”已从西部蔓延至东部。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年初以来已先后有常州、海口、南京、深圳、芜湖、呼和浩特、宁波、无锡等近30个城市陆续出台人才新政,降低落户门槛。

那么,各城“抢人大战”的内在逻辑究竟是什么?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一方面,人才是一个城市持续健康发展、保持活力的重要要素;另一方面,与国家推动的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的政策不无关系。

国务院办公厅曾于2016年9月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的通知》,明确在“十三五”期间,通过放宽落户限制、调整完善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落户政策等方式,使得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年均转户1300万人。到2020年,全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45%,各地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比2013年缩小2个百分点以上。

而根据《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至2018年末,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3.37%,比上年末提高1.02个百分点。这意味着要实现45%的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目标,未来2年至少要完成2000万人的非户籍人口落户城市的任务。

“从出发点来看,这些人才新政的主要目的在于优化人才结构、提振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这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告诉记者,“更多的是‘引智’而非‘救市’,当然某种程度上来看,这些政策对带动商品住宅消费同样具有积极作用。”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至今年4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51380万平方米,比3月末减少266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减少357万平方米。

克而瑞数据也显示,部分城市“抢人大战”的直接效果,是楼市库存的明显降低。

以西安为例,至今年3月末,其商品住宅库存为1367万平方米,较2018年同期减少16%,较2017年同期减少28%。

至今年3月末,杭州商品住宅库存为256万平方米,较2018年同期减少8%、较2017年同期减少52%。再如长沙,至3月末商品住宅库存1046万平方米,较2018年同期减少18%、较2017年同期减少36%。

“大幅降低落户门槛的同时,一定要防范部分城市出现房价快速上涨、楼市过热的现象。”严跃进表示,“必须严格落实‘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调控政策,才能确保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