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房地产业

土地成交价不断走高 房企“抢地”容易置身“两难”

发布时间:2019-05-16 10:29 来源:新京报

核心摘要: 近期住建部发布地价波动预警,再三强调“房住不炒”“稳房价”的基调从未改变。此时高溢价拿地,房企很容易置身于两难境地。

              近期住建部发布地价波动预警,再三强调“房住不炒”“稳房价”的基调从未改变。此时高溢价拿地,房企很容易置身于两难境地。

  自3月份以来,热点城市的土地市场明显升温,尤其是一二线和部分三线城市的土地竞拍市场普遍回暖。据不完全统计,5月8日,包括天津、苏州、济南在内的10多个城市共成交地块32宗,单日成交额近300亿元。除个别地块以底价成交外,大多数地块都以高溢价率成交。参与拍地的企业既有房企龙头碧桂园,也有金地、奥园等实力房企,还有天阳、秦山之类的中小规模房企。房地产行业的调控政策尚未明显松绑,房企重启“抢地”模式到底有何底气?

  4月份以来,国内房地产价格整体回落,成交量下降,库存量上升。但土地拍卖市场却“量增价涨”,尤其是4月下旬以来,虽然各地土地供应量不断增加,但土地成交价却不断走高,溢价率同比和环比均明显增长。其中,荣盛以溢价率68%、总价8.84亿元获得苏州某居住地块,成交楼面价14263元/平方米,周边新房的单价普遍在15000元至18000元之间。秦山以4.39亿元摘得浙江嘉兴某地块,楼面价5217元/平方米,溢价率达56.50%,周边新房销售单价普遍在8500元至13500元之间。

  土地量价齐升的背后是对房价上涨的预期,以及对房地产调控放松的预期,但事实似乎并不支持这一预期。5月11日,苏州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全市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补充意见》(简称《意见》)提出,对苏州工业园区全域、高新区部分重点区域的新建商品住房实施“限售”。《意见》还规定,新房须取得房产证3年后方可转让,园区全域二手房须取得房产证5年后方可转让。苏州限售政策的出台,似乎在预示调控力度有加码的迹象。

  在这样的环境下,房企为何还要进行“抢地”?笔者认为,目前土地市场的火热主要还是受到政策面的催化。2019年4月,国家发改委发布通知称,将全面放开户籍制度。5月,国务院发布通知,允许闲置宅基地入市。加上此前关于“人才落户”政策的铺垫,意味着新一轮城镇化建设有望为房地产市场的复苏注入活力。

  目前房企最关注的是两个问题:一是“开放户籍+宅基地入市+人才落户”政策到底能释放多少房地产需求?二是释放出来的需求能否顺利向城市转移。

  从需求看,调控政策对人口的释放需要一个渐进过程。伴随需求逐步释放,企业资金周转速度减慢,土地持有成本和管理成本不断提高,考虑到地区性政策规划及城市自身需求的不确定性,房地产市场的需求更加充满不确定性。

  首先,随着城乡一体化的逐步推进,城乡间的发展差距会逐步缩小,人口转移的重要性也将逐渐减弱,未来人口能否充分转移面临较大不确定性。一旦出现上述结果,房企目前的“抢地”行为就会与未来的城乡格局和市场需求存在较大落差。

  其次,除了需求支撑外,拿地时机、拿地成本、拿地布局的合理性,还要取决于未来房价的走势,同样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近期住建部发布地价波动预警,并再三强调“房住不炒”“稳房价”的基调从未改变。此时高溢价拿地,房企很容易置身于两难境地。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