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9000亿元住房公积金未来可入市
住建部机关报评:公积金入市于法无据,报道不负责任
(本网讯 记者 卢君晨)7月6日,《证券日报》A2版上刊发了一篇题为《住房公积金9000亿元结余资金未来可入市》的文章,一时间各媒体在网络上争相转载,网友议论纷纷。
随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机关报《中国建设报》在其官方微博上发声回应《证券日报》的报道,称“暂且不说公积金入市于法无据,3.6万亿的余额总量更是无稽之谈,起码的概念都没搞清楚,随便就找个人冒充市场人士随意发言,不负责任到可笑的地步。”
本网记者发现,在《证券日报》的文章中称:“全国住房公积金数据最新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08 年,住房公积金缴存余额为12116 亿元,假设年复合增长率为20%,则截至2014年年末,全国公积金缴存余额为3.6万亿元左右。” 而08年的数据显然不是“最新的公开数据”,今年6月,住建部等三部委公布了《全国住房公积金2014年年度报告》,报告中全面披露了全国住房公积金2014年缴存、提取、贷款等各项数据。所以,《证券日报》引用的2008年的数据是不合理的。文章中还提到“市场人士预估,未来公积金投资到股票市场的比例在20%-25%之间,若以3.6万亿元的余额总量为基础,那么公积金投入股市的最大额度有望达到9000亿元。”但仅仅依据所谓“市场人士”预估的比例乘以错误的余额基数,最后得出9000亿元住房公积金未来可入市这一爆炸性新闻是站不住脚的。
早在2012年,就有住房公积金进入资本市场的消息传出,甚至有消息称证监会与住建部共同研究改进住房公积金的管理和投资运营,并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但是,住房公积金入市还面临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根据现行的《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职工个人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和所在单位为职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属于职工个人所有。”而住房公积金要进入风险市场,则必须要经过缴存人的同意,而公积金一旦进入风险市场,既有增值的可能,也有受到损失的风险,如果出现风险,谁付得起责任?
近日,中国股市剧烈震荡,有关社保基金入市、住房公积金入市以提振市场信心的消息层出不穷,知名财经评论员叶檀认为:“养老金与公积金都是追求安全第一的民生资金,因此信用风险低的债券市场是首先要配置的领域;其次从行政管理向专业投资改变,由监管者考核,由专业投资机构投资,无论是债市、股市还是风投,无专业能力入市相当于赌博;最后个人账户的拥有者拥有选择权,如401K计划(指美国1978年《国内税收法》新增的第401条k项条款)的规定一样,入不入市由缴纳者自己说了算,政府可以鼓励,但不能替民做主,以体现投资责任自负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