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武汉市建筑垃圾处置全链条工作部署推进会暨工地规范管理工作会,在硚口区汉西142项目工地举行。现场会上,来自全市工地的近100名项目经理,观摩了“双语音视频监控”下的规范出土流程,工地规范管理“硚口经验”在会上向全市推广。
据悉,为全面贯彻落实《2023年城市环境品质提升十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任务要求,深入实施建筑垃圾处置全链条管理、闭环式监督,提升全市建筑垃圾处置水平,武汉市城管执法委已制定并印发《武汉市建筑垃圾处置全链条管理工作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方案”要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意识,践行全周期、精细化管理理念,紧盯建筑垃圾处置“源头(工地)、路途(运输车辆)、末端(消纳处置场所)”三个关键节点,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治理、综合施策,不断完善机制、创新方式、优化模式,通过对建筑垃圾处置实行全链条、精细化、智能化监管,确保建筑垃圾处置各节点规范达标率均达到98%、违法行为处罚率达到100%。
“方案”进一步对规范源头管控作出规定,要求规范工地管理,督促工地设置必要的车辆冲洗设施,配备保洁人员,落实“四冲四现”“五个不上路”标准,确保净车上路,门前无污染。督促企业安装影音视频监控系统,数据接入全市建筑垃圾综合监管服务平台,确保建筑垃圾处置源头规范达标率达98%。还要以出土工地、渣土运输沿线、消纳场所为重点,全市每月不少于两次、各区每周不少于一次组织开展“净车”整治专项行动,切实将“顶灯亮、车身洁、密闭在线运输”标准落到实处。
同时为保障建设项目连续施工,对原建筑垃圾处置核准证上的消纳场或项目用土点出现暂时无法接收弃土等情况,武汉将试行消纳调剂承诺制。需要消纳调剂的运输企业在每日上报出土计划时向辖区城管执法部门递交消纳调剂申请并签订消纳调剂承诺书。按照以区为主和“谁调剂、谁负责”的原则,消纳调剂的运输企业负总责,并明确专人负责调剂消纳场所和运输线路的各项管理。
“方案”要求坚持市级统筹、区域协作、共同发展、一体推进的原则,打破各区之间建筑垃圾运输壁垒,确保符合要求、需跨区消纳的建筑垃圾运输车辆正常通行,畅通消纳处置渠道。
会上,武汉市城管执法督察总队党委书记、总队长张忠华介绍近期全市建筑垃圾处置工作开展情况,上半年武汉各区城管部门积极协调工地企业,与电信部门通力合作完成工地视频的安装接入工作,7月已完成了149个点位的安装接入。严格落实“顶灯亮 车身洁”标准,指导企业对标整改。截至目前已有近7000台渣土车完成规范提升,在营的运输车辆基本实现全覆盖。同时,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资质免检制度,会同相关部门对首批12家候选企业实施审查。严格执行建筑垃圾处置核准制度,全面推进线上线下联动执法新模式,五、六月份以来全市开展联合执法行动158次,查扣车辆443台次,共办理行政执法案件4430件。
武汉市城管执法委二级巡视员罗辉权强调,当前全市城管在现场正在聚焦四大环境整治攻坚战,建筑垃圾管理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抓好建筑垃圾治理是履行城管部门法定职责的根本要求,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是打造接近城市的有力举措,是增强民众负责的有效途径。下一步工作要强化认识,以更高的站位抓好建筑垃圾处置工作,强化担当,狠抓落实,推动建筑垃圾管理水平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