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首家以建筑为主题的行业科技馆,中国建筑科技馆从诞生的一刻便托起传承中华建筑文化的重担,从古代、荆楚到未来,展现了中华建筑文化千百年的发展历程。
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打造中国建筑文博、展览、科教行业极具影响力的学术交流、典藏研究、科技展示、文化传播平台,远观如同一颗巨型种子,曲面钢板外壳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这里,不仅珍藏着现存最早、最完整的、精度最高的中国全国性地图——《禹迹图》, “中国第一塔”应县木塔等,更有匠心课堂、鲁班讲坛、特色展览、文创研发等一系列人文知识小课堂。寓教于乐都在同一屋檐下,边学边玩,好不乐乎。
按捺不住期盼的心,我们去中国建筑科技馆探秘一番吧!
匠心科普
畅玩中领略传统文化
头戴【中国首家行业博物馆】的桂冠,中国建筑科技馆这里凝聚了从古人的建筑智慧到今日举世瞩目的基建作品,拥有丰富的建筑资源,凝结了一代代中国人的智慧与汗水,凝结了生生不息的中华文化。
你可以在“匠心课堂”里探索从古至今的建筑技术,领略建筑艺术的发展与蜕变;
在“鲁班讲坛”中找寻到建筑爱好者们的共鸣,搭建思想的链接;
家长与孩子一起在研学的过程中触摸建筑的脉搏、体验匠心精神……
各种科学探索,知识传播在这里落地开花。将展览馆变成快乐学习的场地,是国内展厅是鲜有的。
率先吸睛的是匠心课堂,从千年前的飞檐廊阁到荆楚大地的融合建筑,从现代建筑的科技体验到未来建筑的天马行空,小朋友们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触摸、仰望、感受建筑之美、建筑之趣,探寻建筑的造型、纹饰、色彩、历史、古诗词、文字、技术多方面的奥秘。
今年以来,《紫禁城屋顶动物园》、《神奇的榫卯——墙倒屋不塌,地震来了也不怕》、《穿越千年的土木华章——巢居与穴居》及《学汉字 认建筑》等社教活动走进了学校、助残机构、社区等地,寓教于乐的方式获得了社会好评。
另一个是孩子们的最爱——研学实践活动,“博物馆之夜——奇思妙想建筑师”活动上小朋友们学着用原始的木材,搭建装饰自己的小天地;
火星科普课堂上,科普老师教孩子们做了一个梦幻的火箭云朵灯带回家,守护孩子的太空梦想。边玩边学的氛围,试问有哪一个孩子会不爱?
小小讲解员
博物馆的“最萌”代言人
中国建筑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不仅肩负着中华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更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走进科技馆,你会看到一批“小小英文讲解员”正用流利的英文为观众们讲解中国建筑史,举手投足之间颇有风范,成为了场馆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可别小瞧了这群小小萌新,她们各个可都是出类拔萃的尖尖儿,是中国建筑科技馆的“最萌” 代言人。
2021年,科技馆首次向社会各界发布“小小讲解员”招募令,当时招募令一经发布,即得到社会广泛响应。百余名萌娃各显才艺,争相竞技,优秀的从中脱颖而出,再经过一系列培训及考核,如今科技馆已形成了一批多达90名的“小小讲解员”队伍。
如今,建筑科技馆“小小讲解员暑期培训班”已开展了多届,活动充分挖掘博物馆的文化资源优势,通过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培训课程,提升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团队沟通能力,以及培养他们服务社会的优秀品质,受到家长们的喜爱。
“梁林展”
来自大师的珍贵馆藏
在梁思成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中国建筑科技馆」首次独立策展——“中华营造·梁思成、林徽因”。
展会上共展出梁思成、林徽因的64件画稿,其中16件手稿原作首次走出清华来到武汉。
展览现场按比例还原了古建筑模型,展出了很多梁思成、林徽因在中国营造学社时期发现、测量、保护的古建筑图稿,更有林徽因的家书以及梁思成助理的回忆音频,格外独特且珍贵。
此次展出了梁思成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测绘》手稿,旁边还附有他对画稿的注释信,揭秘了这项工作背后的故事。
「林徽因卢沟桥事变后写给女儿梁再冰的信」展出,信中字字句句真实细腻,饱含着家国情怀与对女儿绵绵不绝的牵挂,看哭了无数人。
“我觉得现在我们做中国人应该要顶勇敢,什么都不怕,什么都顶有决心才好。”
展览还展出了两个特别专题:梁思成、林徽因参加国徽设计和中国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建造。其中包括人民英雄纪念碑工程设计图纸(仿制)及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所写的手稿等。
令人惊喜的是,展览现场搬来了复原精致模型,放映梁思成与林徽因二人的纪录片,还有第一视角的回忆音频。
当然,除却“梁林展”这类大师级别的珍贵馆藏,在中国建筑科技馆,你能观赏到各种关于建筑的特色展览,并在展览中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关于中国建筑科技馆,成为中国建筑科技和建筑文化的形象展示窗口是它与生俱来的历史使命,但它最迷人、最独特的地方在于,作为传承建筑文化的坚实阵地,它在青少年科普教育上的传承与创新,并荣获国家级的科普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授牌等28项挂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