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上午,深圳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会议要求,政府各有关部门突出问题导向,把海绵城市建设要求落实到城市管理治理的全过程和各环节,加快解决深圳内涝积水、水体黑臭等水难题。
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深圳市海绵城市建设进入实质性运作层面,同时也意味着“海绵”理念将成为深圳基础设施建设和水文环境建设的基本规则之一,从而在根本上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的健康程度。
“海绵城市”是一种生动的比喻,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即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又可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经过30余年迅猛发展,深圳早已成为一座现代化大都市。昔日的田园风光,被钢筋水泥的城市景观所取代,城市地表硬化占比不断提高,区域水文条件发生根本变化,雨洪调蓄功能急剧萎缩,对城市水安全和民生福祉构成重大挑战。
每逢雨季或汛期,城市内涝几成常态;同时,由于水面率减少,间接影响到河流径流量,导致水环境自我修复能力和水污染治理能力双双陷入疲弱。显然,为了应对城市化对水文条件和城市生态造成的巨大挑战,必须从战略层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让城市变成一个收放裕如的“有机海绵体”,而不是一块“僵硬的石头”。
“海绵城市”在国际间有不同的称谓,美国称之为“低影响开发”,澳大利亚称之为“水敏感城市”,英国称之为“可持续排水系统”。由此可以看出,海绵城市最主要的特质,即低影响、可持续、高透水率、高绿化率等指标,而其中最关键的莫过于“低影响”,即尽最大可能减少人类活动对于自然生态的影响和开发。
城市化不应演变为对自然生态的破坏性开发,而海绵城市建设的主旨正在于矫正人类活动的某些僭越之处,让自然法则重又成为人类生活的主宰性规则,在狂飙突进的城市化进程中确立敬畏自然、节制开发的坚定信念。
建设海绵城市,必须将“低影响开发”的规则嵌入到城市管理治理的方方面面和细枝末节中去,充分利用公园、绿地、湿地等空间,建设雨水收集利用设施和大型排水设施,打造“渗、滞、蓄、净、用、排”有机结合的水系统,并通过水系连通,从整体和根本上增强城市的战略弹性与韧性。
为今之计,迫切需要加强“海绵城市”的顶层设计,制定详实明晰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带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边界意识和分寸感,戮力保护好深圳的河流、湖泊、湿地、绿地等水敏感区和自然水文地貌,赋予深圳应对自然灾害的强大转圜空间,并将这种空间转化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深厚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