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在寸金尺土的广州,海绵城市该怎么建?如何建设一个能够处处“吸水、蓄水”的海绵一样的城市呢?根据《广州市中心城区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广州未来将规划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区域。中国工程院院士、水文水资源专家、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所长王浩日前在广州市水务局召开专题讲座中提出,广州要建海绵城市要采用新思路,其中治水不能再停留于对河涌清淤,而是要通过微生物技术恢复整个水体生态系统,为广州建设海绵城市“支招”。
什么是海绵城市?强调自然积存、渗透、净化
据悉,建设“海绵城市”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保护城市原有的河流、湖泊、湿地、坑塘、沟渠等生态敏感区,将城市建设成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体,实现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缓释”并加以利用。
王浩指出,传统的城市建设理念偏重于经济和社会功能,强调“坚固耐用、经济美观”,对生态环境和水源涵养功能的考虑不足,特别是对城市化的水文效应认识不足,造成一系列水、生态、环境问题。 例如:对马路和停车场等采用硬化方式,避免雨天带来的泥泞问题;对城市河道采用渠化方式,人为增加排水流速,缩减河道断面,节省两岸土地;对城市河湖进行围填侵占,增加建设用地等。
王浩强调,海绵城市建设核心思想是“一片天对一片地”,把城市划分为400-500米×400-500米的一个个小方块,就地消纳对应天空的雨水,把城市集中的大会流变成分散作战。每一小片守土有责,剩下部分区域连联防,进行立体多层次多功能的分流分治。王浩将立体化的排水体系从空中到地下分为11层,最顶层的就是屋顶绿化,最低层的就是深层排水系统。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大量人口流入城市,伴随而来的城市雨岛效应也不断显现。王浩指出,这种现象在广东地区尤其明显,在城市地区,上千万工业设备、汽车在运作过程中都在散发热量,形成强大的上升热气流,当热气流与城市上空的冷空气相遇,城市就成了降雨中心区。
此外,城市的不透水面积越来越大,排水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如立交桥、地下通道等下凹式易捞设施越来越多,也导致城市内涝问题越来越严重。
在王浩看来,要建设好海绵城市,广州的任务更重。因为广州面临着市政排水管网标准偏低、雨污合流,污水管网负重大等一系列问题。未来必须要多建公园绿地,把河涌内湖洼地利用起来等种种措施多管齐下。
对于广州近年掀起的治水大幕。王浩也有不同看法,他认为,广州治水不能再停留在清淤、种水草、养鱼这种传统生态恢复方式。要运用微生物技术,因为整个中国南方水体里有100多种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专门吸收黑臭水体中的总磷、总氮、COD等“脏东西”。这些“脏东西”被“吃掉“后,整个水体的水生生物系统便会得到改善。而且关键是,这种治水方式的成本要更低,”传统方法每平方米水面要400元以上,这种微生物技术每平方米只需要80块。“
对于目前广州东濠涌在建的深隧工程,王浩也持赞成态度,“如果在东濠涌地面上建排水系统,要花16亿,地下深隧只需7亿左右,西壕涌地上和地下之间更是有35亿和9亿之间的差距;东濠涌深隧效果如何还要进行模拟试验才能下结论,但从趋势来说,建深隧符合中国基本国情,美国三分之一的城市有地下系统,中国一个城市也没有。”
广州市水务局方面也表示,国家推行“海绵城市”建设,主要是解决雨水“渗、滞、蓄、净、用、排”等问题。而现在各大城市的排水系统仍是常规的城区排水系统,因此这与建设深隧并不矛盾。建设深隧是解决城区超标准雨水的排放问题,同时还可发挥初雨调蓄,减少污染物排放的作用。
广州怎么做?智慧湖、海珠湖积累很好经验
广州因背山面海,北部受山洪影响,中南部受西、北江过境洪水、台风和暴潮的侵袭,历来是洪、潮、涝为患之地,同时广州是华南地区降雨量最高的城市之一,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绿地率减少、建筑密度提高,城市生态环境容量面临巨大压力,“水浸街”事件频发。广州市水务局有关负责人也表示,要解决城市建设带来的水生态、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水文化问题,广州必须走“海绵城市”建设的道路。王浩也建议,广州今后建设海绵体一方面要从平面排水向立体排水发展,空中屋顶花园、高层建筑和立交桥的立面,地面坑塘洼地湿地草地,下凹式广场,再包括地下适当的管廊系统、深隧等。另一方面,要走水量水质联合治理的道路,一方面海绵分散、滞蓄、消纳、再利用雨水,同时治污、控污、防污,结合黑臭水体治理、要有综合措施。
他举例说,对所有新建或可改造的房屋屋顶进行屋顶绿化(或微型菜园),可有效储和拦对应面积的雨水100~300毫米,形成空中储水层;同时还可以有效削减城市的“热岛”效应,美化城市,改善空气质量和减少环境污染。此外,还要加大渗水路面、下凹式绿地、下凹式广场建设比例,发挥其对雨水的下渗、截流、滞蓄作用。
王浩认为,广州应该在建设海棉城市上继续领先,探索出具有岭南特色的道路。他说:“目前智慧湖、海珠湖都已经是海绵城市建设的很好实践,既是著名的景点,增加了人水和谐的程度;同时增加了绿地、海绵体存蓄雨水,同时也防治了污染。广州要总结智慧湖、海珠湖的经验,并加以推广。”
据悉,广州确定了天河区智慧城开展“海绵城市”试点工作,通过下沉式绿地、调蓄设施、屋顶绿化等手段,将地表雨水径流降下来,有效避免排水管网压力过大等问题,提高了城乡防洪排涝能力。目前广州还正在开展“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设计指引编制和相关规划工作,多个重点建设项目,如智慧城、金融城、教育城的建设中,已按“海绵城市”建设的相关要求进行规划和设计。
如何治理黑臭河涌?要用微生物原位生态修复
建设海绵城市的概念提出后,对河涌整治有什么新的思路呢?王浩表示,过去就水论水,重建水生生态系统主要是通过底坭疏浚,种水草、养鱼,一平方米的水面要400元以上的投资,时间至少半年。
现在对黑臭河涌的治理,一定要以流域为单元系统治理,源头减排、过程阻断、末端处理。岸上污染要从源头上减少,生活上市政污水管网的覆盖率、接管率要提高,错接率要降低,污水厂要提标改造。其二是过程阻断,产生污染的水循环都属于人类活动社会水循环,要截断其流入自然水循环的过程。
最后才是末端处理。治水不再是清理淤泥种草种树,新一代方法是微生物技术,珠江和整个中国南方,水体中有100多种有用的微生物,专吃总磷总氮COD氨氮的,用纳米技术,把一些特定的工具酶散到水里,令微生物活性大增,拼命繁殖。这些微生物吃这些脏东西的同时,产生三个效应:水面可见度从2~3厘米,增加到一米半~两米,透明度增加;水里光合作用增强,水草大量繁殖,进一步吃总磷总氮;其二,释放大量溶解氧,远远超过10,整个水生生物系统产量增加20%,鱼类、钉螺、浮游生物等增加20%,水生生态系统的动物系统建立起来;其三,吃底坭上的脏东西,所谓的底坭就是细的土壤颗粒包裹厌氧细菌组成的黑色生物膜,释放硫化氢和臭气,把这层黑生物膜全吃掉,土壤颗粒就露出本来的新鲜颜色;而且一尺厚的底坭变成半尺厚,也不用疏浚了。王浩说:“末端治理就要采用原位生态修复的方法,价格上也便宜,一平方米能控制在80元以下。“
与深隧建设是否矛盾?我国人多地少 建深隧应是趋势
海绵城市更多强调利用自然的手段消纳、利用水体,这与在地下几十米挖掘深层隧道是否相矛盾呢?王浩认为,国家推行“海绵城市”建设,主要是解决雨水“渗、滞、蓄、净、用、排”等问题。而现在各大城市的排水系统仍是常规的城区排水系统,因此这与建设深隧并不矛盾。建设深隧是解决城区超标准雨水的排放问题,同时还可发挥初雨调蓄,减少污染物排放的作用。
王浩说,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都有类似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和实践,但那些国家人口少、绿地多,可以有大量的场地空间进行蓄水和消纳;但我国人多地少,必须借助中途、末端的综合措施。“这点上,日本的经验值得借鉴,更符合中国国情。日本将城市泄洪系统与雨水地下储存系统相结合,建设了首都圈外围排水工程,东京周边建设了5处单个容积4.2万立方米的储水立坑,最终都排入江户川下面的‘地下神庙’,总储水量67万立方米,具有较大的调蓄能力,相当于我们的正在建设的深隧。”
王浩表示,大城市建设深隧是一个趋势,“北京也正在规划东部和西部两条深隧,正在做可研。中国的基本国情就是地表太贵,只能让水走地下。东濠涌要做地面排水系统需要16亿元,地下深层隧道排水系统只要7亿元;西濠涌建地面排水系统要35亿元,建深隧9亿元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