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梁周线高架是余姚市第一条城区高架快速路,项目部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引进先进设备技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余姚“大动脉”建设点亮“引擎”,助力项目高质量推进。
引入先进设备,保障作业安全
在项目施工现场,折臂吊、智能焊接机器人引人注目。先进工装具有提升施工效能、减轻安全风险的作用,是推动项目建设的“法宝”。项目部根据施工实际,引入多种工装设备,助力项目提质增效。
“折臂吊具备360度全方位旋转的灵活性,即便在狭窄的空间内也能自如移动,展现出无可比拟的作业能力。”现场作业人员介绍道。然而,项目溪凤江地面桥的施工环境却异常复杂,上方的高压线成为了横亘在施工进程前的一道难题。由于工期紧迫,且高压线迁改进度缓慢,若等待迁改完成,将无法满足业主的既定进度要求。更为棘手的是,该处的净空高度仅有16米,而施工所需的安全作业高度被严格限制在8米以内,常规吊装设备在此条件下根本无法施展拳脚。
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项目部果断引入了120吨级的折臂吊。这款设备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在确保起重吊装高度不超过8米、作业半径12米的安全范围内,成功完成了重达21吨的预制梁板的架设任务,整个过程既安全又高效。
针对传统钢筋加工效率低下的问题,项目部积极推行钢筋加工自动化、安装装配化,并引进焊接机器人、自动切断打磨一体机、数控弯曲机、滚焊机、自动焊接机械手等设备,提升质效的同时,还减少了安全隐患。
开展科研攻关,助力现场生产
尽管天气逐渐转凉,但项目全员干劲十足,朝着全年工程目标奋勇冲刺。在位于起凤路与梁周线交叉口的施工现场,作业人员正加速进行第八联现浇箱梁的浇筑作业。
第八联现浇箱梁孔跨布置为45+70+45米,总长160米,整体分5次施工浇筑,合计浇筑混凝土约4800立方米,前后需耗时20余天。“项目共有6联大节段现浇箱梁,体积大、品质控制难,为确保混凝土浇筑内实外美,我们针对关键技术开展了攻关行动。”中交三航局余姚项目总工李晓峰介绍。
大方量的混凝土浇筑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项目部针对大节段支架现浇箱梁早期裂缝控制技术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控制早期裂缝的产生,确保成桥质量。由李晓峰牵头组建的技术攻关小组通过深入研究,加强现场监测,不断优化混凝土浇筑、混凝土自动喷淋养护、分阶段预应力张拉等关键施工工艺,同时稳步推进大节段支架现浇箱梁早期裂缝控制课题研究,目前已经形成钢绞线承载架、贝雷梁侧墙门洞结构等成果,3项专利处于申报过程中。
在科技“引擎”的助力下,余姚梁周线高架项目建设频频跑出“加速度”。下一步,项目团队将继续以技术赋能为着力点,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力度,持续开拓思路,努力钻研更安全、更高效的工艺工法,持续引入和应用先进技术,在为工程建设增效赋能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城市快速路建设水平,为余姚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注入新的能量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