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设网讯(记者 马金言 刘兆方 王瑞)“进市区,我首先考虑的是公共交通或者打车,因为停车太难了!”“有停车位的地方,我才会考虑开车去。”“老小区很难找到停车的地方。”……“停车难”是全国各大城市的“通病”。近日,这一“急难愁盼”的民生议题有了新进展。
第七届“东湖论建”
——中国城市停车场及充电桩投资建设高峰论坛现场
——中国城市停车场及充电桩投资建设高峰论坛现场
11月15日,第七届“东湖论建”——中国城市停车场及充电桩投资建设高峰论坛在武汉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交通领域专家学者、停车行业协会负责人、智慧停车企业负责人齐聚一堂,就推动全国停车行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为进一步有效缓解“停车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举措。
国家发改委
综合运输研究所城市交通运输研究中心主任 程世东
综合运输研究所城市交通运输研究中心主任 程世东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城市交通运输研究中心主任程世东在《充分开发利用停车数据 更好支撑决策服务》的演讲中,明确了停车数据对于城市交通决策的重要性。
湖北省停车行业协会会长 孙晓波
湖北省停车行业协会会长孙晓波分享了《城市级智慧停车建设与发展的探索实践》,展示了湖北在智慧停车领域的积极探索成果。
程世东告诉中华建设全媒体记者,东湖论建作为行业内的重要交流平台,每届会议都能精准地把握住行业发展的脉搏,聚焦行业热点,引领思考的方向。本届论坛以“新的生产力”为主题,特别强调了信息场景新要素的应用,这一主题不仅紧贴当前停车行业的发展现状,更是对未来趋势的深刻洞察。
近年来,随着智慧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智慧停车已成为提升城市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的关键领域之一。特别是在湖北省,在智慧停车领域的探索与实践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从路内停车电子收费系统的广泛应用,到路内外停车资源的一体化整合,不仅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智慧停车体系,还积累了大量宝贵的数据资源。
“面对海量的停车数据,我们应当积极探索其潜在价值,通过数据分析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管理效率,同时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最终实现让市民出行更加便捷的目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运输研究所城市交通中心主任程世东提到。
截至2023年年底,武汉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450万辆,且呈快速增长态势,近十年私人小汽车年均增长率超18%。
武汉城投停车场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武汉市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以武汉停车平台为基础,开展全市停车资源数据联网接入工作,积极推动停车信息互联互通,着力加快打造全市停车“一张网”。2023年新增共享停车场200余处。
让停车不再是令人头疼的问题,安徽合肥和江苏常熟也进行了有益尝试。
静态交通处理得好,就能让动态交通更畅通,城市也更宜居。停车作为城市运营服务中的重要一环,合肥市已构建起多维度停车科技应用体系,“停宜慧”智慧停车大数据云平台已实现路内泊车位、路外停车场、城市诱导、停充一体、共享停车等五合一综合管理,打造“一城、一网、一平台”,打破停车资源供需壁垒,实现停车资源的高效利用。
“以AI赋能,产业焕新为例,多元化场景互联互通、多方位的创新共融是停车产业发展新趋势。”合肥泊车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据了解,泊车集团在完善停车主业基础上,同步构建一体化智慧城市运营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利用AI算法技术赋能城市运营服务场景——新增“停车+代驾”服务体验,打造“停车充电一体化平台”,助力合肥市“停车+充电”一体化设施提速升级。
智慧停车场模型
江南爱停车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江苏省常熟市的城市级停车管理平台自2019年1月份上线,截至2024年8月底,以唯一支付渠道的方式接入全市648个停车场点,占全市经营性停车场的88%。涉及14万个泊位,平台的注册用户量达91万,日活用户19万,日均订单25万笔,基本实现了“全城停车一张网、车主停车一个号、支付结算一平台”的智慧停车管理目标。
与会人员合影
湖北省停车行业协会会长孙晓波说,持续举办高峰论坛,旨在打造一个共享、贡献、共赢的合作交流平台,以应对城市停车及充电设施面临的挑战,促进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我们希望充分发挥论坛的作用,为停车行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让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创新更好地服务广大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