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我国24座城市纳入智能建造试点已满两年。从文具盒大小、可实现“600米高度、2毫米误差”精准定位的北斗高精度卫星定位接收机,到最快4天能施工一层,集成起重机、料场等于一体的云端建造工厂……如今,科技创新让“中国建造”更智慧、更高效。住房城乡建设部表示,将大力发展新型建造方式,统筹全产业链协调发展,持续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
在山东青岛,由于胶州湾东西两岸道路交通日渐饱和,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项目2020年10月开工建设,目前项目主线工程已完成49%。青岛国信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有限公司总经理丁力介绍,和以往相比,新时代的超长海底隧道建设,智能建造技术不可或缺。
丁力:将项目与地理环境深度融合,完成了设计到施工“一模到底”,实现了BIM模型与工程建设同步。你看,在BIM模型上可以实时显示隧道内人员、车辆设备的定位、运行状态与运行轨迹,结合人车防碰撞系统,最大程度降低人车、车车碰撞风险。
2022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选取24个城市开展智能建造试点,积极探索建筑业转型发展的新路径,山东青岛就是试点城市之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表示,发展智能建造是建筑业转型发展的内在需要,要求各地加强工程项目全生命期的数字化管理,提升建造质量、效率和运维服务水平,增加建筑产品的附加值。中国工程院院士丁烈云表示,发展智能建造要对标新质生产力内涵要求,积极推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丁烈云:原来的劳动资料是拿着砌刀砌房子,现在有了机器人就不一样了;原来的劳动对象主要是建房子,现在不仅仅是建设过程,也包括运维过程;劳动者更需要复合型的人才,懂人工智能的。下一个智能终端,就是建筑智能终端,让现代信息技术走进家庭、走进楼宇,共建数字家庭、智慧社区、智慧城市,让科技更多造福群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