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中南局承建的天子山大桥项目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是我国最大跨度中承式多连拱桥,全长2.48公里。大桥横跨的梁子湖为全国“十大名湖”之一、湖北省第二大湖泊,湖内Ⅰ、Ⅱ类水质面积达到85%以上,被列为武汉市应急备用水源地和Ⅱ类水源保护地,直接关系着周边地区数百万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湖中养殖的大量武昌鱼是鄂州的特产和经济支柱产业,繁衍生息对水质要求极高。桥梁施工如果不做好防护措施,过程中的废水、废渣就可能污染水质,影响武昌鱼生存。其中,最需关注的点便是桩基施工。
“我们虽然采取了很多措施,但是桩基施工过程中泥浆外运及混凝土灌注还是可能存在污染湖水的风险,我们必须采取措施确保绿色环保。”赵玉虎说。天子山大桥共设计大直径钻孔灌注桩276根,钻进过程产生钻渣及泥浆约10万方。泥浆及钻渣在转运施工过程中必须确保“零”排放、“零”污染,防止对鱼类等生物生存环境造成危害。
方案讨论会上,一名技术员没忍住吐槽:“梁子湖这么大,也不能把鱼儿全部都包围起来保护啊。”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听到这句话的赵玉虎受到启发,借鉴水利工程中采用围堰进行防水、围水的案例,当即提出:“我们就反其道而行之,设置围堰‘反’包围污染源,给湖水和武昌鱼之间建一道绿色的屏障。”
项目团队提出了“先堰后桩”的防护举措,也就是施打钢板桩围堰后进行桩基施工。但其施工周期长,影响桩基开工时间,且安装后需从桩基开工前至V型墩施工完成后拆除,使用周期长,租赁费用高。随后,项目团队查找相关资料,从经济性、适用性、安拆便捷性及美观性等多方面综合考虑,自发研制出一种“隔水防污染轻型钢围堰”,包围住钻孔平台四周形成密闭空间,防止污水外溢。
这种新型围堰利用型钢及波形板加工制作而成,单片标准件用钢量为543公斤,每平米重约30公斤,相当于同尺寸钢板桩的六分之一,使用的每个单片标准件可节省钢材约2.7吨。同时,由波形面板、背楞、连接头组成的标准模块化设计,人工和机械配合将标准件紧固,并依靠自重嵌入土体中,安装、拆除便捷,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和施工周期,并且产生的施工噪音更小。
目前,新型围堰已经应用到项目的桩基施工中,成功将施工水域和武昌鱼的家园隔离开来。“别看护筒都是泥浆,围堰外部的水却是清澈干净的,有时都能看到小鱼呢。”项目党支部书记陈竹表示。据检测数据,周边水域PH值、溶氧量、悬浮物等6项指标都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为防止栈桥雨、污水流入湖中,栈桥施工时,在栈桥侧设置排水系统并连接至岸边五级沉淀池。收集的雨污水经过前四级沉淀池,通过物理方法过滤沉淀固体杂质,最后在五级沉淀池检查,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后,将回收利用于道路洒水降尘、混凝土结构养护等工作。
微风徐来,梁子湖碧波荡漾。不时有武昌鱼冒出头来呼吸氧气,掀起层层涟漪,或是互相“嬉戏追逐”,翻涌出朵朵浪花。站在刚刚完工的天子山大桥钢栈桥上,陈竹深感欣慰:“天子山大桥的建设不仅是一座连接两岸的交通要道,更是一次对环保理念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