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10-88585617

到2035年,长江流域将全面建成黄金经济带

2024-09-12 07:40:16来源:中华建设网   
核心摘要:日前,自然资源部发布《长江经济带--长江流域国土空间规划》,提出,到2035年,长江流域全面建成健康安澜、生态优美、协调联结、繁荣宜居、特色彰显的黄金经济带。
 
中华建设网讯   (记者 阎秋)    日前,自然资源部发布《长江经济带--长江流域国土空间规划》,提出,到2035年,长江流域全面建成健康安澜、生态优美、协调联结、繁荣宜居、特色彰显的黄金经济带。
 
自然资源部
 
据了解,长江经济带--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耕地面积占全国32.1%,水田面积占全国63.3%;以占全国27.7%的陆域国土面积,聚集了44.2%的人口,创造了47.7%的国内生产总值。党的十八大以来,长江经济带-长江流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取得重大成就,长江流域水质显著改善,综合运输大通道加速形成,截至2021年底,长江经济带铁路、高铁通车里程分别达到约4.65万公里、1.69万公里。
 
但是,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正处于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取得的成效还不稳固,客观上也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如,资源利用矛盾突出,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突出,长江文化,山水文化特色彰显不足,流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机制尚不健全等,需要努力加以解决。为此,自然资源部制定《长江经济带--长江流域国土空间规划》,这是国家级国土空间专项规划,是涉及长江经济带和长江流域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等各类空间活动的总体安排。
 
规划范围,包括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全域,以及《长江保护法》规定的长江流域其他8省(区、市)的相关县级行政区域,共计1173个县级行政区域。
 
《规划》由“规划背景、规划目标和空间格局、以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以生态保护红线为基础,筑牢流域生态安全空间、以城镇开发边界引导城镇空间集约高效、统筹协调岸线空间保护利用、支撑高效联通的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保护传承长江文化空间、完善实施保障体系”等九章组成。
 
《规划》提出了发展目标:
 
到2025年。长江大保护格局基本形成。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初见成效,生态空间实现有效保护,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全面建成。黄金经济带建设成效显著,创新型经济成为推动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引擎,以长三角为引领的城乡融合发展取得实质进展;沿江综合交通走廊基本建立,三峡航运瓶颈得到初步缓解,水路港岸产城协调发展;多中心、网络化、开放式、集约型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基本建立。
 
到2035年,全面建成健康安澜、生态优美、协调联结、繁荣宜居、特色彰显的黄金经济带。
 
《规划》提出,以“三区三线”为基础,构建优势互补的主体功能综合布局。保障云贵川渝区域安全协调布局。优化长江中游地区集聚协同布局。促进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布局。
 
《规划》要求,以城镇开发边界引导城镇空间集约高效。要充分发挥长江上中下游比较优势,畅通城市群、都市圈和中心城市间网络联结,促进区域人口、资源、产业、基础设施等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推动城镇空间集约高效发展。要优化城市群城镇空间布局,发挥城市群对激发新动能、塑造新竞争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要促进城镇空间节约集约利用。允许城市群、都市圈探索建设用地指标跨区域协同配置机制。
 
《规划》要求,推进上中下游城镇空间集聚协调布局。强化长江上游地区共享联动布局。统筹布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基地、教育基础设施等功能空间,保障西部科学城、国家级新区和高新区、创新型科技园区等建设空间。优化长江中游地区集聚协同布局。促进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布局。支持国家科技创新重大平台布局建设,对前瞻性、战略性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用地用海应保尽保。完善区域共享的公共卫生基层防控和应急设施空间布局体系。
 
《规划》要求,支撑高效联通的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和空间保障体系。构建绿色畅通的综合立体交通网,促进区域间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保障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保障能源资源开发、运输、储备空间。
 
《规划》提出,保护传承长江文化空间。整体保护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资源。整体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空间。加强对世界文化遗产、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大遗址、地下文物埋藏区、水下文物保护区、农业文化遗产等历史文化遗产整体保护。
 
要统筹开展遗产预防性保护和抢救性保护。坚持文化遗产预防性和抢救性保护并重,避免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遭到破坏。在长江流域遴选一批具有长江文化标志特色的代表性古建筑、近现代文物建筑、文化景观、革命文物,实施保护修缮和展示利用。保护长江自然景观资源,维护江河溪流的自然河道及其自然岸线景观,保障水系通畅,提高水系景观价值。保护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滇池、洱海、泸沽湖、武汉东湖等湖泊湿地景观,促进人工建设景观与自然景观相协调。 
下一篇:

中 秋 思 亲

上一篇: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24版)宣贯培训会在汉召开 助推建筑领域高质量发展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今日头条

品牌推荐

换一批